仲春的南通城,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南通,与海为邻,改革开放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地处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从江海沿岸到狼山脚下,时刻澎湃着活力与动能。自2020年跻身“万亿之城”以来,南通肩负着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光荣使命,“下一个万亿”必然是更高质量的“万亿”。
作为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南通边检站勇挑重担、开拓进取,在服务口岸开放、聚焦助企纾困和保障优质通关上奋力书写高分答卷。
服务口岸开放“走在前”
12日凌晨4时许,在起重机的轰鸣声中,一票票货物装入一架空客A321货机中,在南通边检站民警的高效保障下,由四川川航物流有限公司执飞的“南通—东京”定期货运航线正式开通。该新开航线将以南通为过夜基地,原有的“南通—大阪”航线也将加密至每天1班。
“边检的高效服务,让我们选择了这里。”该航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全力服务南通机场打造长三角北翼重要物流基地,南通边检站多次走访调研,主动对接航空公司,实行重大勤务专项部署、专门培训、专组保障,落实“即报即检、即检即离”服务举措,为南通口岸对外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企业心里,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请大家放心!我们的服务保障365天×24小时不打烊!”这是该站站长徐向阳在通关协调保障会上作出的郑重承诺。
口岸开放进度稳中有进、航线辟新加密万无一失,边检服务保障始终“强有力”“走在前”,为驻地商贸旅游市场开拓、招商引资政策优化、增强口岸发展竞争力吸引力提供智慧与力量。
聚焦助企纾困“作示范”
14日清晨5时30分,南通边检站执勤二队全体民警早已在队部集合完毕,为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即将出海试航的“NE423”轮做着准备工作。
万事俱备,只待起锚。就在警车即将奔赴码头的半小时前,该队接到了企业的电话,“今天大雾,船可能走不了。”一个小时后,企业再次打来电话,表示船舶可以按预期时间正常离港,话语中透露着丝丝歉意。
“我们一定按时赶到!”政治教导员吴松华立刻集合队伍,奔赴码头,按前期制定的勤务方案,分组进行人证对照、手续办理和船体检查等流程,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全部的手续。一波三折后,船舶离港等来了潮水、盼来了雾散,边检服务也为企业抢出了时间、节省了经费。“你们的服务是我们的‘定心丸’!”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的安全卫生部部长张海东感谢道。
(下转A2版)
(上接A1版)
为积极策应南通“下一个万亿看沿海”目标,南通边检站落实支持船舶海工企业滞港船舶即时改靠泊、简化外籍船舶移泊共享锚地申报手续、简化海工作业人员登轮许可审批手续、实行边检长期行政许可证到期提醒机制等措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联动筑牢桥梁纽带。
保障优质通关“勇争先”
“我喜欢中国!入境卡上写的是我的中文名字!”22日晚10时许,中国香港飞南通的ZH9086次航班降落,来自印度的入境旅客成女士(化姓)对该站执勤一队民警包晓亮说道。包晓亮快速地为其办完了入境手续。成女士为边检的优质通关点赞:“你们的通关效率真高,聊着天就通关啦!”
和该航班同步通关的,还有从日本关西飞来的108名旅客,该站开足人工验放通道和快捷通道,查验现场秩序井然,民警的微笑服务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旅客的广泛点赞。
数据不语,却是优质通关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南通边检站空港口岸出入境人数超3.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5.3%,其中入出境外国人近2000人次,同比增长4倍;海港口岸累计查验出入境船舶490余艘次、人员9000余人次。“今年,我们将配合实施‘引客入通’计划,联合银行、通信等部门,在机场搭建入境首站服务平台,让外籍人员一入境即可办理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业务。”该站边防检查处处长杨志锋表示。
为全面提升口岸通关效率,该站为口岸进出外轮提供了“直进直靠、直离直出”服务,为对外经贸文化交流、高层次人才来通开辟“快捷通道”,为大宗商品、鲜活产品和民生物资设立“绿色通道”,为受伤、困难船员开通人性化救助“紧急通道”,助力“口岸流量”转变为“经济增量”,助推南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
本报通讯员 沈莘皓
本报记者 彭军君 刘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