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怡中
穆烜先生长期担任南通博物苑领导,对博物苑事业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但他对南通的图书馆建设,特别是地方文献建设,也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南通市图书馆志》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穆老把《关外漫游记》《张孝若演说稿》《南通县图志》手抄本4册、《通海新报》合订本、陈翰珍著《二十年来之南通》手抄本等文献送交图书馆;应穆老建议,图书馆请耆宿蔡观明校审、抄录了张謇的一批信函以及《赵凤昌藏札》中张謇函件等文献;80年代,穆老向图书馆捐赠一批图书,其中有他本人撰著和编辑的《穆烜文稿》《中国农民革命故事》《刘六刘七起义》《南通惨案》《南通纺织工人歌谣选》《南通博物馆史料》《中国博物馆事业早期史料》《南通惨案史料》等书和刊有他文章的杂志51册73篇、其他书刊105部402册。在一册30年代翰墨林书局出版的《五山日报》副刊《儿童镜》合订本上,穆老附纸写了很长的一段话:“‘儿童镜’是南通《五山日报》的副刊,通师一附小主办,不知道是谁主编。我只有这样的印象……创刊于1935年下半年,每期都另行抽印,发给学生。……当时的南通县长金宗华,似为苏北人,曾任江苏省教育厅督学。经他倡议,小学生们集资买了一面大座镜,置于中公园。还举行了仪式,同学们列队从镜子前走过,照一照镜子。金县长也参加了仪式,看着学生们列队照镜子。他还说:‘要笑嘻嘻的。’此镜被命名为‘儿童镜’。副刊‘儿童镜’之名即由此而来。”
穆老是张謇研究的推动者,是《张謇全集》1994年版的副主编,为“张謇日记”手稿的出版更是立下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前夕,南通人王象五在上海从张融武处借“张謇日记”手稿15册,新中国成立后张在香港,王将所借手稿交给南通市委统战部负责人王敏之。穆老时任市委革命史料征集办公室副主任,他认为“张謇日记”的史料价值难以估量,应出版出来供阅读及研究。经王敏之同意,他向市委写了报告,得到市委批准。穆老为送手稿到出版社,请木工量书定做了一个小木匣,装了搭攀锁,把手稿锁在木匣内,他乘车、住招待所、到工厂制版,人和木匣形影不离,晚上睡觉也放在枕头边。196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张謇日记》后,手稿保存在市图书馆。在香港的沈燕谋(大生董事,藏书家)看到《张謇日记》出版,向张融武借出“张謇日记”手稿的前半部13册,1967年在台湾文海出版社以《柳西草堂日记》书名出版。自此分藏大陆、香港两地的“张謇日记”手稿完整出版,论功劳,当首推穆老。穆老说,如果前半部“张謇日记”手稿也能入藏市图书馆、合成完璧,应是南通文化史上、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他多次告诫我,你们图书馆要做好争取和促进工作。
图书馆新馆建设动议,穆老认为仍在老馆原址扩建为好,新区和唐闸地区可建分馆,原址地方不足,可把图书馆和博物苑隔墙打开,两馆共用绿地,图书馆博物馆两馆建在一起是特色,也符合当初张謇建设博览馆的倡议。穆老的意见得到朱剑老书记及文化局、图书馆一些老领导的赞同,朱书记要我起草一个文稿,由他在人大会议上作为提案提交。记得穆老和季茂之、季歇生、励衡、冯昭等老领导都签了名。尽管提案没有被采纳,但穆老仍希望能保留静海楼作为市图书馆的古籍馆,他对我说,如果我来决策,就请你来当古籍馆的馆长。穆老一向谨言慎语,这使我讶然,他为图书馆新馆建设谋划设计不遗余力,务实而热忱,着实让我感动。想到北京图书馆搬到紫竹院新馆,北海原址辟为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可见穆老的观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并非异想天开。
今天的南通市图书馆已然是一座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但穆老捐赠的图书,以及馆藏的其他许多地方文献,仍然是这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现在及未来都嘉惠着广大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