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笑
谢其章编《东西两场访书记》,单独收录“挹彭”所撰书话十篇。挹彭即何奕鹏,北京人,满族,生于1919年,“抗战”期间做过法院小吏;1945年至1948年间在北京大学总办事处工作,并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当过几所党校的图书馆的负责人,“文革”期间受到严重迫害,1971年突发心脏病去世。
挹彭在北京大学时,还是“十四五岁的孩子”的邵燕祥不仅“先前读过他发表的关于苦茶庵的随笔;觉得他这人‘内容’和‘形式’相称,是有书卷气的饱学之士”,并且与之有过“几面之缘”,在印象中“何是位老成持重的中年人,穿长衫,戴一副近视眼镜”。一次,邵燕祥走访他,“但他正忙公事,他带我到门外,说了几句什么,就别过了”,邵燕祥说,“因为我只是个孩子,大概还不致因此暴露他社会活动的踪迹,给他带来什么麻烦吧”,似就挹彭的地下党身份而言。
20世纪50年代初,邵燕祥听说挹彭在华北局党校图书馆工作。1950年,文化部文物局开了一次关于图书分类法的座谈会,出席的是北京市一些图书馆的专家和学者,挹彭也参加了,只不过改称贺启平。本来满族人改名易姓也是常事儿,但不确定“贺启平”是否“何奕鹏”一音之转,抑或别具深意。1954年,撤销大行政区,华北局党校编为马列学院第三部,贺启平仍在图书馆工作。邵燕祥说,“华北局撤销,不知到哪儿去了”(《邵燕祥自述》),可能就是因为不知道挹彭已改了姓名,故而认为杳然无踪。
1955年,马列学院改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贺启平的职务的名称又相应地作了调整。此后,他经常以读者身份给三联书店去信,就编辑出版等工作提出意见,“而且水平较高”,让秦人路印象深刻,几十年以后还回忆得起(《读者联系工作琐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