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斋
我读徐雁《秋禾书话》(书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时,已从家乡调到现居的这座城市,在郊外的一所专科学校教书。在一个同事家里看到这本书,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当即借回来细读。发现从《晦庵书话》到《秋禾书话》原是薪火相传,自然平添了许多欢喜;得知作者仅比我年长一岁,顿时自惭形秽。恰好本市报纸读书版的编辑约稿,于是撰写了一篇书评。报纸的发行有其地域性,当时又没有网络电子版,遂按书后提供的地址将文章寄给徐雁。并没有什么想法,只是希望他能读到。过了一段时间,意外收到一个邮包。打开一看,竟然是他回赠的两册签名本《雁斋书灯录》和《沧桑书城》。
我当时和外界几乎没有交往,所获作者赠书,除谢泳的《西南联大和中国知识分子》外,就只有这两本。两位作者,一位关注现代文人、一位从事书话写作。我后来偶尔写点随笔,都是以他俩为楷模的。
徐雁带给我的影响,还不止在书话写作本身。尽管平时很少联系,他似乎并没有忘记我这样一名读者。《开卷》杂志创办之初,我便获得免费赠阅,肯定是他提供的名单和邮寄地址。接触到《开卷》,成为《开卷》的一名作者,是我庸常生活中的一件幸事。如果当初没有读《秋禾书话》、没有与他联系,就不会有后来的种种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