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捷
转眼又是母亲节。有意无意间,我近10年来写了些和母亲有关的文章。有些文字,或许触碰了天下儿女心里那根最柔软的神经,竟然多次在网上受到热捧。
2013年,我有愧于平素对母亲说话生硬,态度鲁莽,写下了《愉色而养》的千字短文,反躬自省,“千孝不如一顺”。当时微信还没有如今流行,4年后的春分时节,有人把它转发在朋友圈,竟然一夜之间成了爆款。有感而发,我又写下了《孝赶春分》,倡导人们“孝赶春分,莫待清明”,没料众粉青睐,又是一个“10万+”。
此后,“母亲”两个字,便成为我系列散文中的一个关键词。即使为报纸撰写新年献词,我也曾以母亲的视角来观照社会,眺望未来,抒发家国情怀。10年来,从《母亲的朋友圈》,到《母亲和她的老小孩》《母亲和她的达人弟弟》《耄耋姐弟和百岁娘舅》《祝福母亲,祝福你我》《母亲保卫战》……我从多个侧面,记录了一位朴实、贤惠、善良、好学、乐观的退休老人多彩的晚年生活。
没想到,半生端着新闻饭碗的我,竟然沾了老母亲的光,俨然成为一名时常被人提起的散文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先后出过两本《我们的父亲母亲》,把我的文章和冯骥才、周大新等大家的作品并列,《天下爹娘》等知名公众号每年母亲节时节都虚席以待,实在诚惶诚恐啊!
10年间,我送走了母亲的“老小孩”——“海默”的老父亲。没想到10年后,我的白发母亲也加入“老小孩”的行列。如果说父亲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和子女都很少谈心,“沉默”尚可理解,而我的老母亲过去可是阳光开朗,谈笑风生,她怎么也会“海默”呢?
父亲走后,母亲失去了精神支柱,眼见她一天天衰老,而且衰老的速度比我们兄妹的预期要快得多。特别是疫情3年,她和外界的联系更少了,渐渐变得不爱说话了。她原本丰富的语言库中,如今只留下几句常用的口头禅。
“我头疼。”这是母亲使用频次最高的一句口头禅。她早年教书时就得过美尼尔氏综合征,老来脑血管严重堵塞,头疼在所难免。因为记忆力丧失,做医生的妹妹每天要为她训练脑力,这3个字成为母亲不愿接受训练的武器。有时为了唤醒她的记忆,我会讲一些有趣的往事,启发式提问她,她也总是用这3个字搪塞我。几年前,为了减少她的孤独,妹妹专门在教师较为集中居住的老小区购房,有意让她能遇到不少同行熟人。后来,我在大舅家隔壁买了绿色养老公寓房,让这对耄耋姐弟比邻而居。起初,母亲和大舅喜不自禁,仿佛回到了童年。可时间一长,母亲天天对着大舅说“我头疼”,弄得大舅对她真有些头疼,妹妹便把母亲接回家住了。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这是母亲的第二句口头禅。母亲年轻时就喜欢交际,老来她的朋友圈也很强大,好多朋友还是她“自主开发”的。疫情期间,她和朋友们串门少了。但好在现在通信发达,不仅可以语音通话,还能视频交流。我和妹妹便顺着她,隔三岔五为她和老朋友们连线。
“如果不认得你,我就痴了。”这是母亲最近说得最多的口头禅,也是我和妹妹最心忧的一句话。她老人家不知道,自己的大脑真的出了问题,绝大多数亲朋好友都不认得了,刚刚说过的话就忘了。她也不再看书读报,不再每天记日记,不再和街坊互动……有了父亲“海默”的先例,我们兄妹对母亲的病情都心知肚明,但妹妹还是带老太太到医院做了测试。
担忧不幸被证实后,妹妹对母亲比以前更用心了。她亲自为母亲做了白内障手术后,像对她的外孙女一样,带母亲识别院子里盛开的花,去看动物园的猩猩和熊猫,到周边城市呼吸新鲜空气……母亲喜欢看戏,我便顺着她去更俗剧院看越剧、观通剧、赏黄梅戏;怀旧了,就陪她去儿时生活过的唐闸寻找旧时的记忆。
只要母亲开口说话,我们兄妹就一切顺她,顺她。于是,顺她,成为我们兄妹在人生的黄昏陪伴母亲走完余生的信条。
海默症是现代医学还不能攻克的堡垒。年初,听说全球首个注册治疗早期海默症新型疗法落户海南,我特地去探访,斟酌下来发现这种治疗方案不适合我们家老太太,但医生提出要克服病人“病耻感”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细细想来,我总让母亲认人的游戏,虽然有助于她动脑筋,但也许平添了她的“病耻感”。还是一切顺着她吧。
母亲的话越来越少了,也越来越依赖我和妹妹了。每次见到我都要和我拥抱,在我的面颊上亲吻。而对于我和妹妹来说,陪伴好我们的又一位“老小孩”,顺着她,让她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是一门无奈而期许、心酸而愉悦的功课。
人生苦短,千孝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