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夜明珠

作品与作者

◎晓雪

人们常有一种把艺术作品具体化甚至作者化的习惯,当然艺术一定是来自生活的具体,罗兰·巴特说:文学起源于这些真实。但还有句老话:艺术高于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恰如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歌手刀郎有一首《罗刹海市》,一听上头。它拥有非常强大的内核,因为它改编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之《罗刹海市》。经典不朽的艺术作品会成为所有艺术形式的灵感与源头,且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可从中汲取清流或智慧之泉。表面上看,艺术作品或多或少都与实际生活和人际关系相关,但绝不局限于此,实际上已远远超越于此。比如与经典的互文、对经典的改编,或对经典的致敬,就远远超越了作者作为个人的生活经验,是作者个人生活经验与阅读经验共同的产物。

米兰·昆德拉在《本质性原则》一文中也说到过一件轶事,大致是说,人们对福楼拜的崇拜,源于《包法利夫人》,但很快就离开了它而外溢于他的通信集(通信集里有福楼拜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人际关系)。他们激动地奔走相告:读福楼拜的通信集,那可是杰作,他显示出作者是怎样一个令人着迷的人啊!米兰·昆德拉在文章最后说:本质性原则(作品)让位给了文献性原则(作者的生平、生活、人际关系以及日记),文献的理想就是,在一个巨大的公共墓穴中,一切都是安适、普遍的平等。

“巨大、公共、安适、普遍、平等”,这些词汇极其概括和精准地道出了“人们对作者的兴趣更浓烈于作品”的内在逻辑:因为他们对于作者命运的共鸣,会带来比作品共鸣更强大的力量,几乎会夸张到同呼吸共命运,作品是虚构的,而作者是真实的,这种真实触手可及,他都是名人伟人了,怎么他的生活还跟我一样一地鸡毛呢?

于是,人们极易在这种同情、唏嘘与共鸣中得到慰藉和力量。互联网时代更推动了这种风潮。一键发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还有人会去在意和研究作品的艺术本质吗?

这无疑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平衡!正如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王浮的救赎》作者)所警告的:在同样多变、丰富、激烈、精巧筹划的作家生活和作品中,人们不仅辨认出同样的缺点、诡诈和瑕疵,也发现同样的品质。

这段话同样准确地解释了歌手刀郎以及作品《罗刹海市》的不稳定的平衡,因为这首歌似乎就是刀郎那个“曾经过往的遭遇”的镜像,人们都在猜测他是在说谁,他是在报复谁,他又是在救赎谁?而事实上,他的灵感与创作其实源于一则古老寓言。末尾一句“这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更是完全上升到了人类哲学的高度,无论你认为这是将讽刺送上了巅峰,还是将报复进行得淋漓尽致,作品的内涵与题旨都已超越了个人的生活恩恨。

所以,我们在一件作品面前只可适当关注作者的红尘纠葛,绝不能本末倒置,将作品彻底具体化、生活化、作者化,而忘却了艺术的“本质性原则”。事实上,有很多时候与作者保持一定距离,反而会让我们的阅读或欣赏更接近自己生命的本质:那奇妙的叙事节奏、那独特的旋律、那不可描摹的意境,还有那不可名状的忧伤与快乐,难道不就是为我写的吗?

2023-08-20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46393.html 1 3 作品与作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