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晓跃
李益是中唐前期极负盛名的诗人,他的七言绝句,一向为后人看重,明人胡应麟有语:“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李益的边塞诗继承了盛唐高适、岑参边塞诗的优秀传统,于雄浑之中显其苍凉和悲壮。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这首《听晓角》,以黎明边塞切入,借征人视角和心情写边愁乡思:天色熹微,残月孤寂高悬空中,一夜浓霜染白了凋零的榆叶;角声回荡,应和着《小单于》的曲调传响,于是,塞鸿盘旋,也深深为之动情。雁犹如此,人何以堪?征人的愁思,便在低回流连的雁影中怎么也挥之不去。
诗人还有一首《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诗的起笔,写登城时所见之景:白沙似雪,月色如霜。置身于如此的边地,思乡之情便随着月光的流泻而荡漾开来,可偏偏此时,夜风又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这沉浮的乐音撕心裂肺,于是征人望乡,垂泪天明的意韵也就紧紧缠绕在芦管声里。
刘禹锡晚年曾在诗里沉痛地写道:“吴宫已叹芙蓉死,边月空悲芦管秋。”前一句化用了张籍的“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的佳句,后一句借用的就是李益的这首诗。刘禹锡将李益的边塞诗与张籍的乐府诗并举,可见他对李益的推重。
读李益的这些诗时,袭上心头的是一种无以驱散的伤怀,李益在诗中营造出来的特别的音响环境,总是不停地撞击着人们的耳鼓。李益曾三次从军塞上,长期的边塞生活,让他更深层次地理解了那些笛声、角声和芦管声的内涵。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首《从军北征》展现在人们视线里的,是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首句揭示的是行军的背景,既而是写弥漫在冷雪寒风中的声情哀怨的笛曲《行路难》;笛声引发出征人离家远征的悲伤,于是便有了荒漠上、月夜中“一时回首月中看”的悲怆。
黄叔燦在《唐诗笺注》中说:“碛里征人,妙在不说着自己,而己在其中。”李益的边塞诗直接源自亲身的体验,诗中不时闪烁着他自身的影子。而正是这些“影子”,使得他的诗具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染力量。
李益曾在《从军诗序》里说:“吾自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军中酒酣,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慷慨”一词,委实意味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