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明
遇到一教师好友,他说趁放暑假去家访。分手后掐指一算,我离开教育岗位整整40年了,40年前的一次家访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说起来,家访与我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
1964年春节刚过,就在我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即将开学之际,身患严重哮喘病、年仅45岁的父亲抛下我们兄弟姐妹五个离开了人世,家中在经历“自然灾害”后又连失祖母、二伯,可谓一贫如洗,母亲不得不让我停学。开学了,望着同学们纷纷去学校,我一边以泪洗面,一边将乡里救济的芦苇编织芦席去卖。
班主任老师见我迟迟未去学校报到,又无法联系,便骑上自行车沿着十几里坑坑洼洼的农村小路来家访,一了解原来是母亲因家庭不幸让我停学,便苦口婆心劝说母亲让我复学,母亲虽知道老师说得在理,但还是婉言谢绝了。见我站在一旁流泪,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别难过,我还会来的!”
老师姓白,名光华,南通市唐闸镇人,听说他20世纪60年代初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响应国家“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来到如皋农村薛窑中学任教。他教学、班主任工作出色,尤其是爱生如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天后,他领着乡党委委员、校长马嘉琪来了,马校长又叫上大小队干部“组团”劝说母亲来了。校长拉着母亲的手:“老妈妈,我们都知道你们家中困难,不过您要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有党和政府一定能克服!关键是不能耽误了孩子的前程,一定要让他复学。您放心,孩子到校后学习费用由我们学校负担,家庭困难由乡里,还有我们村里帮助解决,行吗?”说完,他又一一拜托村干部多多给予照顾,母亲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也重新回到了朝思暮想的课堂。
从此,白老师、马校长的身影一直萦绕在我的眼前,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民教师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精神。1965年,初中毕业填写报考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填上了“如皋师范学校”,结果如愿以偿,毕业后分配在县城工作,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之路。
20世纪70代初,我被调到城里一所中学任教,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同时兼任校团委书记和黑板报宣传工作,成天忙得焦头烂额。领导说这是“给年轻人压担子”,而我每每想到我的摆渡人白老师和马校长,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再忙也要做好工作。作为班主任,我更注重家访。平时白天教学工作忙,我就常常将家访的时间安排在下午学生放学、家长下班回到家后;寒暑假一到,忙完家务事,我就骑上自行车,走街串巷,赴郊区农村,一家一户家访,在与家长、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中收获耕耘的果实。
有一次,我一连走访了好几个学生家庭,竟然忘记了妻子上中班,家中只有刚上小学的儿子。等我九点半钟回到家时,发现儿子鞋子未脱就上床睡了,不禁泪水夺眶而出。这时,隔壁赵老师进来了,他告诉我孩子回到家不见爸妈,哭着到处找,他就把孩子带回家吃了晚饭,然后吩咐他在家等我们。我无言以对,只是连声道谢。为这事,妻子一连几天都不搭理我。
好心人劝我家访是“分外事”,可做可不做。可我总觉得这是“分内事”,从教十多年,始终不渝坚持做。看到学生的每一点成长进步,看到班级方方面面走在年级前头,不少家长还想方设法将孩子送到我的班上就读,总觉得值了,县“模范班主任”“先进教师”和“优秀团干部”等光荣称号也许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如今,通信发达了,有人认为登门家访没有必要了。不过,我以为,电话、视频、微信等取代不了登门家访,尤其是取代不了真情实感的交流。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成长的家庭,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真正达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