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傍晚,南通职业大学教师张俊出现在南通濠友乒乓球俱乐部,一身运动打扮的他显得活力四射。完成准备活动后,张俊与一名球友开始对练,强劲有力的弧圈球、娴熟自如的摆短,显示出他不俗的乒乓球底蕴。
张俊8岁牵手乒乓球,和这项运动打交道已有34年。“当时我在通师二附上学,教室外有乒乓球桌,看到一些大孩子玩得开心,我很羡慕,很快也迷上这项运动。”张俊告诉记者,没多长时间他觉得和同学打球不太过瘾,索性跑到体校练球。正规系统的训练让他逐渐摸索到这项运动的真谛,在乒乓世界健康快乐地成长。
说起来,张俊和两位南通籍奥运冠军还是师兄弟关系。他是李菊的师弟、陈玘的师兄,原来他的两名教练张炳泉、穆志祥是两位名将的启蒙教练。在两位名帅的指点下,张俊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秉承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的他,在球场上颇有竞争力。
种种原因,张俊没有走进省少体校大门。“未能成为一名专业队员多少有些遗憾,但乒乓球成为我一生的爱好,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他说。
这二三十年,乒乓球一直是张俊的一个标签。当年在东南大学读书时,他是校队主力,取得过在宁高校大学生乒乓球赛混双第一等佳绩。工作后,他是单位乃至系统的球队骨干,夺得过2019年全国新区经开区首届职工运动会混合团体冠军等佳绩。2020年举行的省第八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张俊勇夺30~39岁年龄组男单冠军。2021年,他代表南通职业大学夺得市高职院校教师职工杯乒乓球赛团体第三。
“我每周打四五次球,乒乓球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认识了不少球友,为我的8小时工作之外增添了色彩。还有,这个特长让我能在业余时间辅导一些青少年,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吧!”张俊欣慰地说。
在他的眼里,打乒乓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一个健身项目,还教会他其他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乒乓球的认识与日俱增。比如说,打乒乓球提高了我的受挫能力,任何一场比赛,随时有可能面临困局,体育比赛的最大魅力就是比赛中努力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把这些心得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就是一笔财富。”
本报记者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