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夜明珠

五三

◎吴炜

五三者,B镇人也。盖因1953年生人且幼时患病致愚,市人戏呼之“五三”。海角天涯,年来年去,春时自粤返苏偶见五三,颇生感慨。

当我在西街尽头看到五三的时候,他是佝偻着的,披着蓝灰色外套,单手拎着不大的白色塑料桶,蹒跚地走进小巷深处。这是个晴日午后,阳光灿烂刺眼,我只瞥见五三的侧脸便识别出来,虽七十岁的五三已老了许多。西街属于古镇广义上的拆迁区,除了街口新建的奥特莱斯和街尾暂时保留的小片住宅外,大多已人去楼空,拆得七零八落。所以,竟然在西街还能见着五三,不可谓不惊喜。

五三的尊号当然来自戏谑,但取意类于康熙、乾隆,都是年号,也算得上雅致。五三姓甚名谁,我不知道,或曾知道而现在忘了。古镇的百家姓,最常见的就是“一缪二徐三蔡四于五周六唐七沈八杨”。首席缪姓来自苏州,编述历历,还曾在清代出过状元,次位徐姓则是著名的“清风不识字”文字狱的当事方,小镇文化底蕴深厚——可这与五三并没什么关系,因为智力上的少许缺陷,我猜测他是不识字的。

记忆中的五三,曾是个健壮男子,中等身材,剃着近乎光头的寸头。圆滚滚的脑袋上虽比较整齐地摆放着五官,却总带着几分脏,还有永远刮不干净的胡茬,使得整个人宛若来自战壕或煤窑。他藏在长长的睫毛后面的眼珠是闪亮亮的游离不定的,加上习惯性地歪嘴嗤笑,使旁人总能联想到傻气和狡黠。五三永远穿着纺织厂配发的厚实的紫色暗竖纹工作服,我甚至见过他头戴灰黄色的工人藤盔在繁花似锦的西大街走街串巷。

五三没有正经营生,常在小镇游荡。小镇历史上有寿圣寺、东岳庙、关帝庙、法慧庵、准提庵等等,总之东西南北都有寺庙和祠堂,飞檐翘角,幽静肃穆。我大开脑洞,设想五三若活在过去,大概就是济公和尚疯癫模样,游荡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歌中。然而,现实的五三并没那么浪漫主义的不羁,他只低垂着脑袋,成日溜达在西街的石板路上。

五三是属于西大街的景,那里吸引他的元素很多。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西街入口南边是两层楼的东风饭店。清晨时,包括五三在内的不少西街居民会去那里吃烧卖和蟹黄包,他们满嘴都是黄澄澄的蟹油,面孔在门廊蒸腾的水汽掩隐下忽隐忽现。饭店隔石板街对望是家裁缝店,那店门还用着古老的一条一条的门板,里间是一大摞一大摞成捆的绸缎布料。五三当然不会去量体裁衣,他大概只是被年轻的女店员吸引驻足。用现在的话说,当时的五三的确有些油腻,会对劳动妇女们说些“下流话”,然后招来一顿斥责,满意而去。

其实,纵然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风饭店和裁缝店也只能算是西街兴旺商业的历史遗存了。在曾经辉煌的过去,西街有不输于东街的众多商铺,诸如香烛店、理发店、烧饼店、瓷器店、药店、面店、银铺、染坊等等。外公的父亲就是开小小的“缪家铺子”的,大外婆家族的东大升、西大升香号远近闻名。到我童年时,西街多是烟雾弥漫的煤饼炉子、人丁兴旺的人家,以及占地甚广的粮食管理所。那时候的西街,路边尽是盛开的藿香花朵。

广义上的西街还有第二卫生院、运河码头和众多的工厂,兴致来时,身强体健的五三还会跑去西街外围的工厂区。那里有千人规模的染织厂、帆布厂、针织厂,小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此工作。在孩子们或五三的眼中,气势宏伟的厂房,一排排刷着绿色油漆的纺织机发出的巨大轰鸣,构成了那个时代小镇最典型的工业化的风貌。只是五三与工作日汹涌的自行车车流并无太大关系,他仅是想蹭蹭帆布厂的公共澡堂,或纺织厂周末的职工舞会。也正因为这种置身事外,所以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的某个时刻,他大概是那个冬天小镇上唯一能笑得出来的人。

五三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之一,竟是看我的外公钓鱼。外公原是北街上石油机械厂的会计,退休后常戴着草帽、挎着竹篓去虹桥西钓鱼。那一带一碧千里,河湾交错,又不似小镇其他方位的河道货船如梭,所以必是个钓鱼的好去处。外公钓鱼时,五三杵在他身边安安静静观看,然后对渔获品头论足。因为熟络,又同是西街居民,五三甚而经常上门催促外公去钓鱼,有时我恰好也在——外婆家厚实的木门被猛地咯吱一声推开,铜环叮当作响,五三摇头晃脑走进来大声问道:“老渔翁在不在啊?”

外公去世时,是非典期间,我被封闭在南京校园里。听说出殡时,五三来了,说了句“老渔翁睡了啊”,便悻悻然走了。

作为自恃清高的学生,我们与五三的实际接触并不多。或者说,迎头碰面不少,但并没说过话。清冷的早晨,当我们骑车奔向中学晨读时,见着红日从卫海桥的东边升起,却不会留意到步行道上的五三。我们一干文学社的孩子在银杏树下朗诵欧·亨利的小说,少年意气,渺万里层云时,也不曾注意过夕阳下五三的影子。我们和他,既近又远。人生短促、聚散无常,西街几年前拆了,更外围的工厂建筑早已换了新的主人。当我和同龄人离开美丽的小镇,扎进繁华都市的喧嚣时,却只有五三从不曾离开。

在五三惊鸿一现的那刻,我正流连于西街尽头繁盛的花花草草之间。走过沿路的断壁残垣,特别是去过外婆家的小楼后,街尾几间仍充满着生机的院落点亮了我灰暗的心情。这是四月,争奇斗艳的鲜花装裱着小院春色,月季爬满院墙,紫藤花如瀑布般怒放。就在这个春天,无数个柳绿桃红的小院单元组合成了我的小镇,构成一个锦簇的壁垒。在这精制的壁垒里,关着五三,也关着我童年的记忆。

2023-09-17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49459.html 1 3 五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