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生活周刊

当一个孩子选择孤独

有位少年,和我谈了一些他的迷思,比如:宁可孤独,也不愿与平庸无趣为伍。

少年心性,天马行空,无所谓对错。何况那些他们理解的“平庸无趣”,的确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对照高标准严要求,芸芸众生中的我们的确不够优秀,不够高效,也不太有可能去提供巨大的能量以照亮别人的内心或前程。大半生已过,我们早就接受了自身的平凡,但接受平凡不等于躺平摆烂,我们这些平凡之人依然在学习,向书本学、向别人学、向社会学,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退缩、不抱怨,只想尽己之力让事情处理得好一些,让这个看上去有些糟糕的世界能够变得好一些。就算暂时不能更好,至少也不会因为我们而变得更糟糕。

少年人喜欢独学,不算坏事,也不算好事,充其量只是当下做出的一种选择。我知道他的双亲在家长中算是民主宽容的,且一直在不断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妥当。因此相比很多家庭的孩子,他还算是个幸运少年。我没有直接劝他赶紧回到学校、坐进课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发现他暂时并不想回到学校。因为前三年的特殊情况,使得他能够多次退出课堂,自己掌控了所有时间,按照一个相对自由的节奏自学了近三年。

作为一个未成年孩子,这位少年在大部分时间独学的情况下还能顺利考上一所很好的高中,这学习力,但凡上过学的人都不敢小觑。设想如果是在班级里齐步走的话,他也许就是一枚妥妥的“学霸”了。只是他并不想去当世俗意义上的“学霸”而已,更愿意一个人静静待着、默默学习,有需要的时候请教老师。

少年表示当下,自己内心依然非常排斥集体学习以及群居生活,还想继续这么操作下去,觉得这样可以避免消耗掉自己为数不多的能量,能够集中心力干自己最想干的事。

但是父母这回不太吃得消这种节奏了,这确实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与接受度——与别人家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也就罢了,关键作为一个少年、一个未来的社会公民,如果不融入集体、不多交朋友,没有学伴和师长的引领教导,没有去经受该有的摔打和锤炼,他的成长过程中就会少了很多必要的经历,未来的他如何适应社会、与人合作以及快乐生活?

我也忍不住要跟他特意叮嘱:如果你非要坚持独学,也不是不可,但你不能无友。

对滚滚红尘中的现代地球人而言,朋友可太重要了,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结交的朋友,那些纯真简单、无利益关系的发小,往往在今后的很多时候会成为一个人的护身符。在一个人遇到困境而羞于跟父母交流求助的时候,他们会带来陪伴、安慰以及默默进行实质性帮助,他们能同频共振分享人间烟火,会真正了解我们内心的苦并若无其事地带着我们一起往前走。

这是一笔巨大的隐形财富,强求不来,后续难补。希望每个人都不要错过少年交友的窗口期。这是一个过来人的肺腑之嘱。

也许是我担心得有点多,现在的少年不再孤陋寡闻,更何况网络这么普及、资讯如此发达,以这位少年的学习力,不会轻易被时代抛弃。他的家人们都在俗世间忙碌且有了各自成就,他还和几个学科老师相处不错,社会支持系统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再多一些同龄的朋友学伴,能够多跟他们交流真实想法、能够和他们产生共鸣,互相理解,那就更好了。(本栏目由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供稿)

2023-09-28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50578.html 1 3 当一个孩子选择孤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