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最近得知我的老东家南通博物苑购藏了一幅张謇的书法中堂。这件作品曾经数见于拍卖会场,如今终于不再漂泊,并且得到一个最完好的归宿,所以在为博物苑道贺的时候,也为这件作品感到庆幸。
张謇的书法作品存世量颇大,我特别对这一件注意,实是因为它最初的主人,也即那个被张謇上款所称的“春江贤弟”。清代末年,受到当时风气影响,狼山僧人也准备利用寺房屋开办新式小学校,为了培养师资,那时还选送了两位青年僧人到通州师范学校求学。这两位僧人,一位是福慧庵的学权,另一位就是梵行庵(三元宫)的春江。根据通师档案资料得知,学权字贤吾,春江字湛华,都是师范第九届本科生。他们于宣统三年正月入学,民国三年十二月毕业。两人年龄相同,入校时二十三岁,推算起来,均出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
张謇在作品上称春江为“贤弟”,这层师生关系,也就来自师范学校。至于书写唐代僧人贯休的诗,也契合了春江的和尚身份。看来当年张謇对这两名僧徒学生的学习还是满意的。《张謇全集》收有他在民国元年二月二十五日作的《总理校谕》云:“辛亥下学期黄叔游、袁其俊、徐干廷、钱国枢、施光发、赵驹、春江、学权等,循规蹈矩,安心向学,应给予精勤证书。”这表彰名单中就有春江和学权,可惜整理者标点失误,把“赵驹、春江、学权”点成“赵驹春、江学权”,三人错成两人,把和尚弄没有了。
今人在春江身上的乱点鸳鸯还不止一例,比如张謇有一首《春江鱼汛歌》,以及另一首与友人江边赏桃花诗里的“曷为弃置春江曲”,这两处本指自然景物的“春江”,在《张謇年谱长编》的索引里都被作为人物对待了。甚至还有材料指称这位春江的身份,竟是“张謇垦牧助手”。
春江和学权在通师毕业后,正逢张謇大举建设五山地区,故他们除了在僧办小学任教外,也参与了一些具体的事务,这些在张謇的信札和诗作里都有涉及。学权俗家姓张(《张謇全集》误为姓王),出家后法名学权,字晋贤。民国五年底,张謇曾在梦中与学权交谈,并为他取字“希可”,醒后更作绝句两首赠之,其诗为:“南山林雪散鬅鬙,煮药键门玉貌僧。一卷楞严看未了,松边留照一窗灯。”“一行本是曲江儿,大颠乃与昌黎故。不为有为是慧定,无可不可且当住。”第二首的首句张謇注云:“唐一行僧为张九龄子。”这是用典来切合学权的俗家姓。第二句则借韩愈与僧大颠的故事,来比喻自己与学权的交往。最后两句则暗嵌“慧可”,点明他为学权取字“希可”的用意,即希踪不惜断臂求学的禅宗二祖慧可。
春江的俗家姓窦,出家后原来字“湛华”,不过后来却改写作“湛若”。这个更改估计也是出自张謇,并且时间也应与他为学权改字相距不久。看张謇日记,民国四年十二月八日记:“与秉初去狼山看试验场工程,宿三元宫春江处。”这时叫的还是春江。隔一年多的民国六年二月,他写诗给春江,就已称之为“僧徒湛若”了。
张謇赠诗给春江,是表彰他开辟林溪和种植苗木等方面的勤劳。就张謇看来,出家人不能一切看空,一味接受他人供养,也要勤于劳作。这两首诗正反映着他对佛教的认识,其诗为:“若说真空已累身,既然著我合观人。当家看汝承师祖,战却修罗扫四尘。”“成佛升天也要勤,三千种树即名勋。双林我亦称居士,但不参禅不断荤。”
当年,春江和学权进师范校上学,就曾是一大社会新闻,及至毕业后当上小学教师,仍不免遭到一些正统僧人的指责,据说两位未能顶住压力,最终还是脱下僧袍还了俗。也有一说,谓他俩是未能抵挡尘世的诱惑,犯了僧家戒条,这才还了俗。两位还俗的时间尚不太清楚,据民国七年《南通教育状况》所列,狼山的僧私立国民学校开办于宣统三年七月,由山僧愿持创办,并自任校长,而教员仅见师范毕业生葛宏琦一名,其来任教的时间是民国五年二月。可见最晚在民国七年时,春江和学权已不在僧立学校任教了。也就在同年秋,张謇建狼山观音院的赵绘沈绣之楼成,曾聘请几位狼山僧人作为观音院的监察僧,其中就有春江和学权,说明那时两位虽已不在学校执教,却没有还俗。20世纪50年代,管劲丞先生调查军山农民起义,曾采访过早已还俗的春江,其当时有记录云:“窦湛若,男,六十六岁,住狼山。原系狼山和尚,久已还俗,曾做过小学教师。”这应是关于春江的最晚的文字记录,至于另一位僧人学权,则更不能知其下落。
关于春江和学权,据说有一件事与他俩有关。那是民国八年秋,张詧为亡儿敬孺荐福而修葺西寺,工程中挖到一口废井,查阅史料,却不能明晓废弃时间和缘故。后闻寺僧告之,说清代乾嘉年间,该寺有一僧名叫学江,因窃寺产供其在外淫欲,被住持逐出,沦为乞丐。某日,在寺旁被野狗咬,致肚肠拖出,此僧不堪疼痛,跳井而亡。寺内僧众厌恶井水被污,这才将井填埋。张詧得知这个故事后,命将此井淘挖复原,还特地作《抽肠井记》刻于石,希望以此来儆戒世人。这一事民间却另有传说,谓故事里的那位寺僧学江,其实有所影射,学江之名乃学权和春江各取一字,是借此故事来谴责两人的不守清规。如果这个传说有依据,则春江和学权还俗的时间,也就在民国八年。看张謇的相关文字,民国七年以后再也不见两人的名字,似乎也可以作为一个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