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生活周刊

别总想“寓教于乐”

◎杨建

与一帮同事去城郊游玩,其中一个女同事还带上了孩子。这个妈妈很善于利用一切的机会来向孩子灌输知识,看到孩子对一群鸭子来了兴趣,就冒出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什么意思?”发现孩子看梅花,又问“‘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谁的诗?”正当孩子在苦苦思索时,那鸭子早已跑了,梅花也让我们甩在了身后,结果,孩子什么也没有看清楚。我们劝这个妈妈说:“玩就让孩子玩个痛快吧,别太为难他了。”她却说:“我不能让孩子一整天就这么荒废了,回去要让他写篇作文。这叫寓教于乐嘛!”

在玩耍时学知识、学观察,确实是孩子积累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玩耍,也是孩子接触社会、了解世界、获取生活技能的必要一课。然而,玩耍一旦成了家长对孩子规定的作业,成为强迫灌输的载体,那种玩就大打折扣,绝大多数孩子势必会失去兴趣。

童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从生理、心理发育而言,孩子都不宜过早过多地承受太多压力,家长不该让孩子时时、事事都处于所谓“寓教于乐”的状态之中。如果孩子的玩都带着大人的功利性,儿童时代连玩都得不到满足,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性格缺陷、心理偏差。

玩耍是孩子不可少的心理需求。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语言能力不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控、学业不能坚持,都与感觉统合失调有关,养育方式不当是重要原因。

我们多数人曾经在童年痛痛快快玩过:赤脚下田捉鱼摸虾、光背上山扑蝶采花、林中坡下藏猫嬉戏、稻草堆上争王称霸……我们在纯粹的玩中懂得了友谊、学会了相处,享受了成功、体验了失败,也变得动作敏捷、头脑灵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是深切地表现了这一点吗?

庭前难养千里马。花盆里长不了万年松。没有玩耍的童年是黯淡的,负重玩的孩子是压抑的。如果孩子在玩的时候也要时时刻刻按大人的要求行事,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KPI,势必会压抑个性的发展,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呆板无味的小老头、小老太,那就是我们为孩子预设的“成功人生”吗?

2024-01-11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60749.html 1 3 别总想“寓教于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