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爷爷的手艺

◎贲义平

爷爷是个手艺人,跟竹子打了一辈子交道,玩了一辈子竹子变竹器的手艺。

从他手中劈掉了多少竹子,又生成了多少各式各样的竹制品,无法计算,就连他自己也难以回答。但透过他那布满厚厚老茧的双手,足可以用一辈子这个人生概念来表述。

当年方圆十村八庄几十里内的人们,都晓得如皋西乡河北庄东头有个篾匠三爹,手艺精湛,人品又好。

他总是有求必应,服务四方,乐得吃百家饭,做自由手艺人。

爷爷出身贫寒,佃户人家,曾祖父认定“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让他十五岁就学上了篾匠,师从何人不得而知。从我记事起,记忆中的爷爷就是一根短竹棍肩背篾刀、篾刨、锯子、尺板,手持二尺多长的铜质旱烟枪,叼在嘴上,边走边巴咝巴咝地抽着,一袋旱烟,走上三庄。

他目不识丁,但做事绝对精益求精,多年磨炼,精熟手艺体现在他的锯、劈、剖、拉、削、磨、编、织的功夫上。长长的竹子,他会劈成宽幅相等毫厘不差的竹条,剖成厚薄一致的青篾、黄篾。

我最喜欢看他刨篾,篾条贴着刨子随手向上拉动飘舞,发出那长长的清脆的“嗞”声,刨子下泛起柔软淡黄薄如丝绢弯曲卷起的篾花,散发着清新的缕缕竹香。

他用纤细的篾丝编制细筛,网格均匀,方圆周正,精巧漂亮;织成的凉席,光滑细腻,凉爽舒坦,绝不透光。他所做成的盘篮被人们当作船在月亮湾里漂了一圈也未渗滴水,这是同行打擂时的见证,成为多年传说,博得一方美谈。

黄市粮站落户河北庄后,爷爷被聘为粮站的临时职工,承揽了所有的箩筐制作和修理,我也就经常跟着分享粮站食堂的美食。他平常话不多,总一脸严肃,但很喜欢小孩,无论在哪儿,开工时总要先做一个精巧小笼子给小男孩去捉“织布娘娘”,或做一个六角篾包,里面放上豆子或石子儿让小女孩把玩,由此常招来顽童绕膝,他也有求必应,且满脸欢喜,其乐融融。

而他对徒弟却又有着严厉甚至苛刻的一面,我就亲眼见他用尺板敲打徒弟的头和手掌,毫不留情。他说打头是让用脑袋记事,打手是不让做错活计。他信奉严师出高徒,但也忽略了放手徒弟练。

如今,世上已无篾匠三爹五十多年。随着社会发展,塑料制品的普及,乡间竹园几乎消失,竹制品淡出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篾匠这个行当也就憾为无继,竹器和篾匠都已成了时代的记忆。

端详着家中仅存的爷爷留下的一只簸箕,揣着念想作此短文,以表对爷爷的怀念,亦是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和乡间翠竹与竹器回归的呼唤。

2024-04-25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70709.html 1 3 爷爷的手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