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夜明珠

30载新华缘

◎沈伯文

1986年,我脱下戎装,便踏进了故乡如皋的新华书店。转眼就到了2016年,便是解甲之日了。掐指一算,我融入新华大家族已届30春秋,虽说青丝成了白发,但换得了“新华人”这个文雅而无华、平凡而神圣的美称。

30年来,中国书业紧随改革大潮,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励精图治,在传统与创新、计划与市场不断碰撞前行时,我没有迷失方向,炼成了一名有内涵的新华人。其实30年我只做了一件事:不忘初心,传承延安老一辈新华人的“背篓”精神,为书找读者,为读者找书。

依我肤浅的认知,可将新华书业30年大略划为三个阶段。前10年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卖方市场,计划模式甚浓,图书市场开始转型,但好书难觅,世界名著、武侠小说、教辅书是需要托人才能如愿买到的;接下来的10年是快速成长期,好书也须勤吆喝,图书广告开始出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曾宣传浙少社《中国少儿百科全书》,图书发行业吹响了市场竞争的集结号;跨进21世纪,便迈入了图书发行业的成熟期,年出版图书达20多万种,成了“好酒也怕巷子深”的买方市场年代。我置身其间,见证了这个惊心动魄的过程,特别是由计划向市场转型时,确有手足无措之感。幸而我及时理清思路,从改变服务读者的方式着手,倾力去拥抱这个不断变化着的市场经济大时代。

此时,首先对卖场进行改造升级,将1~3层的老式门店换代改造成新颖夺目、文化味浓郁、能代表如皋历史文化名城的醒目地标。接着,实行开架售书,增加图书陈列面积,丰富图书品种,以期吸引读者眼球,方便购书。此举可谓是中国图书发行领域的“渡江战役”,阻力巨大,麾下40多名职工无一响应。新华书店都是实物负责制管理模式,员工担心图书被盗会承担赔偿责任;管理层也顾虑重重,怕职工集体闹意见,书店的社会声誉受损。左右摇摆之际,我坚持主张开架售书,当时没有电子防盗系统,全凭职工们的责任心,最终摸着石头过了这条不知深浅的暗河。开架当年门店销售额上涨25%以上,年底盘存未超过6‰的盘亏标准。试验田里抱回了金娃娃,这令我信心倍增。

接下来的几年,门店发展顺风顺水,图书品种从20世纪90年代的2万种,一跃突破4.5万种以上,零售额以每年20%的递增速度不断刷新纪录。我在思忖,服务读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于是,我又开始实行激励服务意识的联销计酬,以楼层为单位,以往年业绩下达新一年的销售任务,年初公布,人人签订销售任务合同书,年终分配70%平均,30%与销售业绩挂钩。

如此“折腾”几年后,我又带领大家“走出店堂找客户”,成立了“如皋市新书店流动售书小分队”,但凡有集会、庙会、节假日,公园里都会看到新华人的耀眼横幅和规范化的售书摊位。流动书摊成了风行如皋城乡的一道文化风景。跨进21世纪后,如皋学生学习紧张,鲜有时间来到城里的书城购买教辅书,卖书难和买书难的矛盾十分突出。我瞅准了这一商机,送书进校园。此举如久旱逢甘霖,学校欢迎,学生热盼,新华书店更是实现了服务与销售的双赢。每一次进校园都能有3至5万元的业绩,如此往复,一年每所学校循环两次,每年均能实现销售突破80万元。市场大潮浩浩荡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如此精准的销售模式,被苏中地区几个店复制,都是收获满满。

我在书城经理位上一干就是13年,从刚接手时的年销售126万元,到13年后的2005年超千万,我的热血奉献就蕴藏在这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服务读者之中。30年间,我也有调往文化局、工商局的机会,但都一一婉谢。我与书结缘日深,我与读者有了久远情谊。30年,我得到的奖牌证书一大摞,可以说新华书店成就了我的人生,我感到我能始终坚守在图书发行第一线没有倦意、没有怨言,其实是因为榜样的力量鼓舞着我。30年前马邦华任如皋书店经理,20世纪90年代他带领我们实现江苏省县级店首家销售超千万大关,获“全国农村发行先进店”的称号,受中宣部表彰。他朴实无华、敬业进取的服务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泰县店经理张德林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但凡有出差机会,他的双肩包里都是读者请托他购书的纸条,他宁可少休息多花钱,也要为读者买书,几十年不厌其烦。他们不言,但我耳濡目染,我只是以他们为榜样,在为读者服务的长跑运动中,快乐地接了一棒,传播知识,成就别人,分明也是一种快乐。

30载新华缘,情未了。

2024-07-03 2 2 江海晚报 content_177595.html 1 3 30载新华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