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广玉兰

悠悠岁月话楹联(一)

□吴桂林

楹联,又称对子、对句或对联。它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珍珠,也是世界文学艺术中,为汉语所独有的最贴近民众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由诗词及骈文等文学修辞手法中的对偶(或称对仗)发展而成。因最早时,张贴于大门两侧或门旁楹柱上,故有楹联之称。

近年,亦有不少人呼吁为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楹联的发端可追溯到殷周时代,先秦诸子的文章及《诗经》《易经》中都有体现。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老子》)、“老夫灌灌,小子踽踽”(《诗经》)等。

到了汉魏时期,产生了全篇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韵的骈文。唐代又出现了包含对仗句的律诗。一般认为,五代后蜀主孟昶在一年除夕写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句后,楹联才从诗文中单独分离出来,以春联的形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记载:“尝闻纪文达师言:楹联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自此,举凡庆贺吊挽、述志言情、抒愤寄慨、写景状物、论事衡文、讽喻劝勉、谐谑赠答等,几乎文字可以表达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到。

纪文达就是纪晓岚,编修四库全书时都没有见过更早的对联,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下,我们目前只能认为最早的对联就是孟昶这一副了。纪晓岚还说,“楹联始于桃符”,这是什么意思呢?《山海经》记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二曰郁垒。主阅领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桃符有可能是对联的雏形,但桃符肯定不是对联。合理推断,从桃符到孟昶,中间可能也有对联,就是孟昶自己,年年写春联,最早的估计也不是流传下来的这一副。那么,为什么只有这一副流传下来呢?这中间也有一个故事。

孟昶写完这副春联之后,当年后蜀就被宋太祖赵匡胤灭了。赵匡胤派来治蜀的大将叫“吕余庆”,这正好应了上联——新年收纳了吕余庆。更巧的是下联,宋灭蜀后,赵匡胤把自己的生日定为“长春节”,就像孟昶春联里说的——嘉节号长春。因为巧合得像谶语一样,这副对联就被记载下来,成为有据可考的第一副对联,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在之后的日子里,对联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蓬勃发展,很安静。宋朝对联并不繁荣,可以从《清明上河图》中没有对联得到旁证。宋朝可能和对联发生关系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苏东坡,一个是朱熹。苏东坡的对联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摘自他诗文中的对偶句,一类是民间段子手附加在他身上的。前者不是对联,后者不是苏轼,所以所谓的“苏轼对联”绝大多数已经证伪,漏网的三两副张冠李戴的可能性也很大。

朱熹的对联,梁章钜说在《朱子全集》中有几十副,并且在《楹联丛话》中摘选出了十几副。遗憾的是,无论哪个版本的《朱子全集》,都没找到朱熹的对联作品,这也就成了一桩无头悬案。

元朝没有什么对联,对联真正发展的朝代是明朝。可能元朝被异族统治,朱元璋急于恢复汉文化,于是大力推动对联。朱元璋在登基前就酷爱楹联,故有“对联天子”的雅称。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以为笑乐。”

朱元璋与对联,有两个民间小故事:

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对联,春节这天微服私访,见到一家大门上空空如也。原来这家是阉割为业,无人识字,朱元璋于是御笔一挥,写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走了一段路,朱元璋又发现一家门口贴了这么一副对联:“数一数二门户;惊天惊地人家。”横批写着“先斩后奏”。朱元璋龙颜大怒,主人解释道:自己家有三个儿子,老大是卖烧饼的,要一个一个数着卖,所以是“数一数二”;老二是卖炮仗的,点起炮仗,自然“惊天惊地”;老三是杀猪的,所以横批写了“先斩后奏”。这些对联故事自然当不得真,与我们常见的“对联故事F4”——王羲之、苏东坡、唐伯虎、郑板桥一样,但是也反映了明朝对联兴旺发展的社会现状。

明朝的对联大多数是和民俗相关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文人对联,比如杨慎题昆明华亭寺的这一副: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文辞、技法等方面都很成熟,放在后人对联里也挑不出毛病。此外,像李开先辑有《中麓山人拙对》,是相当早的对联集。明末清初的李渔也有大量对联传世,且在《笠翁文集》中专门收录了自己的对联作品。不过,明朝一直到清朝前期的对联,占绝大多数的还是五、七言短联。

(南通市楹联学会供稿)

2022-10-0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2534.html 1 3 悠悠岁月话楹联(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