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阅读

纸上游非洲

□尹画

读库出品的《非洲小札》,开本很小,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很有点企鹅小黑书的感觉。

作者柳桦,曾外派苏丹两年,因此得以近距离体会苏丹及埃及、贝宁等周边非洲国家的新鲜生活。这几年,因疫情之故,出国旅游成了奢望,那么在阅读中进行一次平面的旅行,不啻是个折中且省时省钱的方法,也能收到他人视角的观察和感悟。

在书里看到一些好玩的习俗,这是阅读国外游记的主要收获,可以当作日后自己出游时的攻略参考。

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随处可见羊群。城里没有那么多草给羊吃,羊就吃放在路边的垃圾,和装垃圾的塑料袋。喀土穆的羊一代代吃着塑料袋活下来。柳桦吃过喀土穆的羊肉后评价不错,吃不出塑料味来。我想如果以后我有机会去喀土穆,也一定要去尝尝当地的羊肉,看看是否能吃出塑料味来。

在苏丹,打响指是一个拉近彼此关系的动作,因为这个动作代表拥戴对方,将对方引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这同我们在酒吧里打响指招呼店员不是同一个意思。

海明威写过一本在非洲打猎的书,名字叫《非洲的青山》。柳桦说他在肯尼亚马赛玛拉国家公园看到了非洲的青山。这个国家公园一向以能够看到狮子、豹子、大象、犀牛、河马这五大兽而著称。司机每一发现五大兽就赶紧带着游客蜂拥而去,因为只有看全了五大兽,司机才有可能得到额外的小费。看起来挣钱在哪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将来我去肯尼亚,一定会先补课海明威的《非洲的青山》,我也想去马赛玛拉国家公园看看五大兽。

在非洲,当地人常用秋葵与羊肉同煮。秋葵在英语里的意思是“女人的手指”,阿拉伯语则叫它“夫妻豆”。这种吃法我之前没有听说过。眼下正是贴秋膘之时,秋葵与羊肉同煮倒不必等到出游时去品尝,现在就可以在家效仿试一试。

苏丹市场上有一种叫椰枣的水果。柳桦说买回去吃,像在嚼带甜味的木头,没有什么水分,后来才知道这是不会吃。正确的吃法是把它洗干净,装在塑料袋里密封,等慢慢变成深褐色,这时椰枣就变软了,黏糊糊的,此时吃只会甜,不会涩。想起当年在埃及吃过椰枣,就是深褐色的,原来那是放软的椰枣。

苏丹当地有一种饮料,是用晒干了的紫花煮成的,煮出来的水很红,大家叫它苏丹红。在苏丹,喝茶是要煮的,他们从不泡茶,街头树下,凡是阴凉的地方,都会有一个茶摊。所以,如果像国人用泡茶的方式来泡苏丹红,是不会有那么红的颜色的。

非洲多雨,所以他们喜欢用瓦楞铁皮做房顶。每当太阳落山,屋顶金光一片。一下雨便如同琴键,叮咚作响。这样的描写令人神往,多么富有诗意的非洲屋顶。

因为天气太热,自行车在苏丹不是普及的交通工具,马路上看到的自行车不多,但每辆都令人印象深刻,原因是苏丹的自行车都会做特别装饰,街头有专门从事自行车装饰的小摊儿。比如用五颜六色的塑料条包裹车身,车头安装镜子、喇叭、车铃和大灯,车座用海绵做皮套,还要垂上鲜艳的流苏。还有人在自行车上安装收音机,有人缠满小彩灯,夜里闪闪发光,或者把汽车车标安装在自行车上,比如奥迪自行车,奔驰自行车……这是多有趣的自行车,看得我想立刻飞去苏丹看个究竟,假如有这样的共享自行车,我一定会刷上一辆骑个半天吧。

苏丹的老爷车也是一景。苏丹的老爷车不是又旧又特别贵的老式轿车,而是老卡车。车帮上涂上了红红绿绿的颜色,装饰从头到尾,车头挂着各种从旧货市场买来的名牌汽车的标志,尾部垂下两块画着风景花鸟的皮革,座椅上蒙着金碧辉煌的织物。柳桦说苏丹人坐在老爷车的驾驶室里听着音乐,白袍飘飘,像皇帝一样满足,让人感到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看完《非洲小札》,总体感觉柳桦的文章挺符合金庸先生关于副刊选稿“五字真言”(短趣近物图)中的“三言”(短趣物)——短:文字应短、简洁,不宜引经据典,不尚咬文嚼字。趣:新奇有趣,轻松活泼。物:即言之有物,内容令人读之有所得。大得小得,均无不可;一无所得,未免差劲。

此外,看《非洲小札》时,我还有一个强烈感受是男性作者和女性作者的关注点大为不同。柳桦写了不少他与非洲蛇、蝎子、蚊子、黄鼠狼、蜈蚣、长剑、军刀等等之间的故事,这是大多数男人的爱好与兴趣,假如换了我去苏丹,估计就不会写这些了。从这点来说,阅读是开阔视野的途径之一,读一些自己不会去留意的话题,感受下他人视角的生活,足不出户就扩充人生的宽度,这就是有所收获。

在书的尾声里,柳桦提到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我曾看过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但书籍本身一直想看还未看,假如以后去非洲,一定也要补课看看《走出非洲》。阅读是有延伸效应的。

2022-10-2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3911.html 1 3 纸上游非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