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广玉兰

五山照相馆 □海德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五山照相馆位于狼山北麓的五山公园内,现在的謇园。

那时的五山公园是免费开放的。南通只有几家照相馆,长桥北首的红艺照相馆,十字街的紫琅照相馆,这两家是室内照相馆,所谓的风景是布景,人站在前面,打上灯光,“咔嚓”一声,摄影师躲在红布下,用三脚架上的座机拍下照片。狼山脚下的五山照相馆,有室内照明拍的照片,优势是以狼山为背景拍下人物形象的名副其实的风景照,由吴氏兄妹掌镜。

我的第一张风景照是在大年初一拍的。上午吃好汤圆,和村里几个伙伴一起爬狼山,这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登山运动。走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五山公园,看到有人在拍照片,觉得很新鲜,心里痒痒的也想拍。问了一句“拍一张多少钱?”“两毛钱。”两毛钱?过春节,父母给我的压岁钱只有两毛,这是我一年的零花钱啊!太贵了,拍不起。转身想走,又挪不动脚步,想拍又嫌贵,又不好讨价还价。那是计划经济时代,拍照的价格是南通饮食服务公司定的,白纸黑字张榜公布,谁也无权改变。怎么办?年长几岁的同伴顾二侯提议,我们六个人拍张合影吧。也对,不管多少人拍一张,也只收两毛钱,划算!整理好衣服,戴正帽子,我和野侯最小,蹲在前面,其余4个人站在后面,喜笑颜开,“咔嚓”,留下了我们有生以来第一张“处女照”。每人3分钱,年长些的顾二侯、潘湛侯各出了4分钱,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事。

从此,一个幽灵潜入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拍照片,成了我青少年时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1963年9月,我考进市第二初级中学(启秀中学的前身),有位同学叫茅林,他父亲茅谷泉是南通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子随父好,茅林也会摆弄照相机,有时带到班上显摆显摆,我才知道照相机还有“120”与“135”之分,也就是拍的照片2寸和1寸之别。照相机价格昂贵,要想实物操作,那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梦想。

那时只知道是拍照,因为成本太高,少数人所为,物稀为贵,被称为“贵族专利”。

也许,天生我和拍照片有缘。我在市第七中学上高中,毕业时我的校友、初中毕业生姜新智分配到五山照相馆。他家住狼山南,农家的孩子勤奋,学会了照相。他拿着照相机拍狼山,特别是凌晨雾气缭绕中的狼山,犹如天堂里琼台楼阁时隐时现,更像蓬莱仙境中的海市蜃楼若现若隐,美极了!南通市为姜新智、余达等人举办青年摄影家作品展,地点是南通市群艺馆大成殿,我多次去观展,为他的狼山系列摄影作品喝彩,因为我是狼山人。

五山照相馆,是我常去的地方。又认识了和姜新智同年进馆的蒋茂强,成了一生的好朋友。蒋茂强生了儿子,让我帮助起名,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叫影儿,大名蒋影。”因为小孩儿父亲一辈子从事摄影职业,也许是我对摄影喜爱之极,无时无刻不流露对摄影的钟情,可想拍照片对我的影响有多深?

真正拥有照相机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南通地区轮船运输公司党委宣传科工作,公司从南通专业商店买了一台海鸥牌照相机。其实,只是临时拥有,因宣传需要拍照才可以带出去,平时放在科里专人保管。用的是“135”的胶卷,1卷能拍30多张,没有暗房,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手伸到被子装胶卷,片头不浪费,可以多拍两三张。拍时,要省着点,胶卷有限,拍的内容多,就拣重要的关键的镜头拍,这也是考验拍照者选择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时候。

八十年代初一天,我陪《南通日报》副刊部科长陈白子到青浏线——海门青龙港开往太仓浏河的客运航线采访。副刊部的李军、钱泽麟、李继治一齐出动,乘着我们轮船运输公司的“新安号”客轮随船采访,这是一条全省闻名的先进航线,船长沈茂池是江苏省劳动模范。客轮靠浏河码头,我们上岸安排住宿,没想到一场意外发生了。晚饭是在客轮上就餐的,边吃边聊,甚是开心。饭毕,回到旅馆,我发现藏在床上被子里的照相机没了,陈白子挂在墙上的手提包也不见了,幸好包里没有贵重物品。照相机没了,可不是小事,急忙报案。浏河派出所警察立刻赶来现场,询问、勘察、调查。我以为旅馆房间是安全的,白天已经拍了照片,晚上照相机派不上用场,就往被子里一塞,随手把房门关上,还拧了拧,觉得锁牢了,才离开的。当时随身带着照相机,多好。世上没有后悔药,我悔恨不已。幸好部队政治教导员转业的、我们宣传科蔡云鹏科长没有责怪我,纯属意外。照相机对于宣传干部来说,如同战士手中的钢枪。这件事毕竟是我的过错,我内疚了好长时间。大约半年以后,上海闸北区的公安部门打来电话,询问是不是丢了一部海鸥牌照相机?我当天赶往上海,才知道公安部门抓了一名流窜的惯偷。他交代了一系列偷窃案件,其中有浏河旅馆偷的照相机。公安部门一看是上海照相机厂出产的,就按相机上的编码,顺藤摸瓜,批发何处销往哪里,追根究底一直到轮船公司。上海公安民警的神通广大,让失窃的照相机物归原主。于是,我写了篇报道“失而复得的照相机”,登在《新民晚报》上,“久别多时的‘海鸥’又从上海飞回了南通”。

五山照相馆,为狼山游客留下许许多多珍贵的影像。后来,因为傻瓜相机的大量普及,照相,又叫摄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爱好。五山照相馆急流勇退,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如今,手机摄影,成了中国的全民爱好,摄影不再是“贵族行为”,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

2022-12-1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9618.html 1 3 五山照相馆 □海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