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阅读

接近一个伟大、不朽的灵魂

——读《鲁迅书衣录》

□陈健全

近来读鲁迅,继学者薛林荣的“微观鲁迅”系列以及刘春荣“一个人的鲁迅”系列丛书后,又读学者刘运峰的一本《鲁迅书衣录》,蔚为大观。用刘运峰的话说,“通过这些书衣,可以看到一位多维、立体的鲁迅,他的业绩与影响,超过了同时代所有的人。透过这些书衣,可以接近一个伟大、不朽的灵魂。”

这是关于鲁迅著作版本的一部图录,1949年前的几乎收齐,此后的择要收录,分为著作、翻译、辑校、艺术、序跋、汇编、手稿等七辑,收录原版书衣146幅,远胜“微观鲁迅”系列之《鲁迅的封面》82幅,可谓尽览一个多世纪以来鲁迅著译书影的全景图。而且,每帧书衣配500字左右的书话,介绍图书内容、出版背景、设计寓意、版本变迁等。全书图文并茂,一展鲁迅著作的原貌,加之参阅上海鲁迅纪念馆去年出版的一部《鲁迅图传》,益加给人一种历史的可触摸感。

鲁迅一生亲自设计及指导设计的书刊封面逾百种,不少都是中国现代书刊装帧设计的翘楚之作。这在于他将书籍看作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从插图、封面、题字、装饰、版式、标点,直至纸张、装订、书边裁切都非常细心考究。鲁迅对书刊封面的要求,正是他自己对于理想美术作品的要求: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

首当其冲,书封上一只猫头鹰的图案,黑白二色,刀刻般醒目。想起来,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过一套“猫头鹰学术文丛”,有这样的介绍:“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形;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学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意志的象征。鲁迅一生都在寻找中国的猫头鹰。他虽不擅丹青,却描绘过猫头鹰的图案。我们选取其中的一幅,作为丛书的标志。”猫头鹰是鲁迅的自画像,也是他精神与意志的象征。他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时,就曾经在书上手绘过一只铁线描的猫头鹰,由男女两个站立的人组成全图,以男女两人的脸作为猫头鹰的两只眼睛,似乎在观察、解释这个世界。1927年,鲁迅在其论文杂文集《坟》的扉页上,也自己绘制了一只站着的猫头鹰:大大地睁开一只眼睛,瞪着这个黑暗的世界;而另一只眼睛则微微虚闭着,对着各式的敌人,透露出强烈的不屑与轻蔑。鲁迅一篇名叫《夜颂》的小文,是他喜爱猫头鹰最好的注解——“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于是,中国便有了一只全天候都大睁眼睛的猫头鹰,“惯于长夜过春时”,“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请友人陶元庆设计的《彷徨》封面亦别具一格,令人过目难忘。整幅画用暗蓝色画在橘红色的书面上,三个并列的单色人物坐在一起看落日,预感天之将晚,欲有所行动,却又缺乏果敢决心,依然坐着不动,有彷徨徘徊之意。书名及作者名用铅字排于封面右上,笔法富金石气。封面上下有两条横线,上阔下窄,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籍的版式特点。封面构图极具冲击力,线条粗犷,人物构图加入木刻元素,脸部特征又神似汉画像,准确表现了《彷徨》苍凉、凝重的基调,耐人寻味,呼应了作者在正文前所引《离骚》的两段诗句:“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此,鲁迅评价甚高:“《彷徨》的书面实在非常有力,看了使人感动。”并称“太阳画得极好”。在同时代艺术家当中,鲁迅对陶元庆的激赏是罕见的。他在《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一文中说,“他以新的形,尤其是新的色,来写出他自己的世界,而其中仍有中国向来的魂灵——要字面免得流于玄虚,则就是:民族性”,又说“必须用存在于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量,这才懂得他的艺术”。

《华盖集续编》封面由鲁迅亲自设计,简约却不简单。关于这本杂文集的名称,鲁迅在小引中说:“这里面所讲的仍然并没有宇宙的奥义和人生的真谛。不过是,将我所遇到的,所想到的,所要说的,一任它怎样浅薄,怎么偏激,有时便都用笔写了下来……你要那样,我偏要这样是有的;偏不遵命,偏不磕头是有的;偏要在庄严高尚的假面上拨它一拨也是有的,此外却毫无什么大举。”“书名呢?年月是改了,情形却依旧,就还叫《华盖集》。然而年月究竟是改了,因此只得添上两个字:‘续编’。”于是乎,该书的封面形式与《华盖集》完全相同,所不同者,唯在“华盖集”三个字的下面斜盖了一枚长方形的“续编”图章,增加了装饰意味,黑红相间,相映成趣。

此外,一个个书面也意象超迈:《呐喊》,黑色的方框如同一个铁窗子,中间是宋体的“呐喊”二字,仿佛一个觉醒者透过铁窗子向黑暗的社会发出呐喊之声;《野草》,乌云、闪电、风雨、溪流与地面顽强生长的野草,构图张力十足,表达出“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译作《苦闷的象征》“被了凄艳的新装”,锯齿状的花环中是一位裸体的少女,一把钢叉刺向少女的舌头,象征“人间之苦”……

仅以书衣切入,鲁迅就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真正的大师,真正的泰斗,尽管这些称号,鲁迅生前一个也不接受。所幸有这本书,可以按图索骥,追循鲁迅著作,接近一个伟大、不朽的灵魂。

2022-12-13 ——读《鲁迅书衣录》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9729.html 1 3 接近一个伟大、不朽的灵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