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紫琅茶座

“江郎” 为何“才尽”

□杨谔

凡优秀的文艺家都是思想深刻,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人。

南朝梁代作家江淹,早年有才名,他的《恨赋》《别赋》是抒情小赋的名篇,时人因此呼之为“江郎”。江郎一生做过很多梦,但只有两个梦流传了下来:一次是他梦见了两晋诗人张协。张协对他说:“我曾寄赠过一匹锦给你,现在可以还给我了。”江淹只得把剩下的几尺锦缎还给张协。张协大怒道:“怎么把我赠给你的锦缎割截得只有那么一点点了!”说罢便把索回的锦缎送给了与江淹同时的作家丘迟。还锦之后,江淹文思滞涩,再也写不出文采焕然的佳作。还有一次,江淹梦见了郭璞向他索还“五色笔”。郭璞是两晋时期最著名的方术士,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长于赋文,以擅写“游仙诗”名重当时。没了五色笔的江淹诗文大不如前,时人谓之“江郎才尽”。江淹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梦?应该是他自觉才尽的焦虑心理在梦中的反映吧。

不是所有的文艺家都有资格享用“江郎才尽”这个成语的,必须曾经富有才名者方可。一个人才有多少,多赖天生,后天的习学好比给汽车注入燃油,只是助其行远而已。又像江海湖泊的大,不是人力所能为,更不会因谁做了个离奇的“梦”而有所改变。

江郎才尽的现象在文艺家中十分常见,据我臆测,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是懒于汲取,积累告竭。

文艺创作的源泉是作者自身的生活积累、思想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尽管客观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但如果不能转化为作者自身的积累,便不能对创作发生作用。转化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心力和时间,且是“化学”性的,而非物理性的。如果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多彩的生活就会像流过石板的水,泠泠作响却一无所留,最后结的是虚夸肤浅之果。

二是耽于浮名,贪多滥作。

最近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发布的一个视频,著名作家麦加反思说:自己在名利面前走了大量弯路。原本是深思型、孤独型作家,每天写500—1000字,成名之后,诱惑多,贪念起,规定自己每天写5000字。麦加最后说:“当我们脚步匆匆的时候,好多东西就离我们而去了。当我们坐下来心安下来的时候,好多东西又回来了……”

三是少思寡悟,乏于精进。

凡优秀的文艺家都是思想深刻,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人。他们羞于热闹,甘于独处,探索不已。那些“一招鲜吃遍天”、娴于交际、紧盯名利的人,必然在艺理上少思寡悟,在心理上乏于精进。文艺是用来安放人类灵魂的,因此文艺界不应该喧闹如同集市。

2022-12-1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19846.html 1 3 “江郎” 为何“才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