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伟
沙元炳的十世祖是沙树榆(1704—1759),字宪杜,号定斋,兄弟十人,行五,国学生,考授州吏目。沙树榆天性纯孝。父亲沙潜龙及母亲梁氏在世时及去世后,沙树榆都很孝顺他们。每逢忌辰,他都会悲伤啼哭不息。他侍奉庶母蒯孺人很细致。孺人赞他一片真诚。纯孝之誉,乡人没有不认同的。他友爱兄弟,处理家事,恩义为重,态度和蔼,从不发怒。每每族人聚集,他总要语重心长地说:天下事往往成于勤苦,败于逸乐。兄弟之间,就怕祸起萧墙。乡亲遇到困难,无论关系亲疏,他总要竭力相助。遇到孤寡病人,他更加怜悯。县衙需要修学救荒,他都积极参与捐资,不辞辛苦。知县云间李棠、沿海陈琨等人都与沙树榆相交,引为知己。沙树榆与人相交,从无二心,经济上更不肯占便宜。小时候,他习惯围着二老。人入中年,父母双亡,他前往北京,考授征仕郎加赠儒林郎,不久返回如皋,积善行德,教育儿子,终老如皋。
沙元炳先生为如皋沙氏十五世,其直系祖宗十一世至十四世依次为沙利仁、沙增龄(1771—1854)、沙晴溆(1798—1873)、沙宝臣(1828—1914)。
家史稽古,整理上述沙元炳十位先祖的传记,熟悉沙元炳史料的读者,不难发现沙元炳的众多优秀品质的形成,都受到先人的影响。沙元炳先生曾作《如皋沙氏家集序》,文中直接述及沙维墉、沙钟璘、沙潜龙、沙增龄的事迹。文中,沙元炳还曾提及“考之谱牒,稽之邑志”。因此,沙元炳对于先祖事迹,应该有所了解,才会受到影响。
纵观十位传主生平,沙家至如,起初为军徭,生活艰辛,后来变为富足人家,受益于家风的传承:1.重视教育,家学相传,像三世祖为孙辈聘请老师,监督教学;像沙增龄曾为青阳县教谕(即教育局长)。时至民国沙元炳及其堂弟沙元榘,先后在如创办学校上百所。2.为人清廉,为民实干,像沙潜龙为民请愿,反对增开盐场;像沙淳为民请愿,按照实际田亩缴赋。沙元炳为人也很实干,亲手创办多家实业,造福乡梓。3. 热心乡里,不计钱财,像沙潜龙处处捐钱:建义学,修文庙,浚城河;像沙淳不看重祖上留下的财产。沙元炳也是如此,他不仅捐款支持慈善实业,而且创办公立医院等,提出“人有余力,是谓让财”的理念。4. 忠厚待人,家庭和睦,像沙钟璘整顿家务,要求家人和睦相处;沙树榆友善待兄;沙钟璘受到从弟连累,破财消灾,从无抱怨。沙元炳的成功,正因为他的和睦及真诚,吸引了沙元榘、陈端、黄家政等多位人才的支持。有此四点,沙元炳显然深受家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