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市记忆

南通历史上流行的乙类传染病

□台承鹤

我国已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列入乙类传染病。虽然乙类传染病也是传染比较强的疾病,但是致死率并不是很高,相对于甲类传染病并不会导致大范围的死亡和暴发流行,所以乙类传染病是相对于甲类传染病比较轻的一种疾病。但是患者患病后需要进行隔离治疗,并且要彻底的消毒,预防传染。我国根据传染病的传染能力、危害等,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甲类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危害大,需强制管理,包括霍乱和鼠疫;乙类传染病传播速度和危害相对于甲类传染病稍弱,包括白喉、百日咳、猩红热、麻疹、疟疾、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非典等。丙类传染病传播速度和危害相对于乙类传染病程度又更为脆弱。根据《南通市志》等地方文史资料记载,南通历史上流行的乙类传染病主要有:白喉、百日咳、猩红热、麻疹、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

白喉:从上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年年都有发生。1959—1960年流行,发病率为47.74—68.54/10000人(以下统计数据皆以每万人为单位,不一一注明)。1959年秋初,全地区大面积发生白喉,地区行署在南通县平潮镇设立“南通白喉隔离治疗站”,既收治病人,又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白喉治疗培训,取得较好效果。1961—1966年,白喉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率为27.72—11.35。1970—1981年下降为8.50—0.08。

百日咳: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一般每隔两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1969—1974年最为明显。1975年后发病率趋于下降。

猩红热:1962—1967年发病率为0.30—0.79,1971—1987年发病率为0.40—26.35,其中以1974年26.35为最高。

麻疹:1953—1960年麻疹发病率呈波浪式趋势,每隔一年出现一个高峰。1970年全面进行麻疹疫苗预防接种,接种后发病率最高的1971年为45.22,以后逐年降低,1979年发病率仅为0.22,1980年分别回升至23.03、36.20,1987年下降为0.15。

痢疾:发病率占肠道传染病的首位,历年来发病率波动较大。上世纪50年代为41左右,60年代为47左右,70年代为32左右,呈下降趋势。80年代在16.28—38之间。

伤寒:长期保持在1—3之间,呈散发性发生。

病毒性肝炎:1981—1987年发病率较高,7年内发病率在23.37—46.9之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常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淤点、瘀斑及脑膜刺激症,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伤,常危及生命。1965—1966年大流行。1970年后呈散发性发生。1977年开始对1—7岁儿童全面进行流脑基础免疫。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南通曾为脊髓灰质炎高发地区,其中以1957年和1964年病人较多,达到1.55。1965年以后发病率逐年下降。接种脊灰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手段。由于防疫工作的加强,1973—1980年发病率在0.1以下。1981年后基本无病例发生。

疟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疟疾发病率较高,居全地区法定传染病的首位。1964年后逐年下降。1971—1975年发病率在20—70之间。1976-1980年平均发病率在2.45,1981—1987年发病显著减少,最低的1984年发病率为0.6,最高的1982年为2.11。

2023-01-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1988.html 1 3 南通历史上流行的乙类传染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