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阅读

深情抚摸我们的文化之根 ​——读《蘇州之前的苏州》 □老九

古吴轩出版社近期出版《蘇州之前的苏州》,光听书名就让人陡生兴趣:繁体字的城名与简化体的城名,就因为繁简差异而存在多大的不同吗?一读之下,方明白此书讲的是隋代之前的苏州故事。具体为,隋开皇九年(589),隋灭陈,废吴郡,改名为苏州,苏州城名之源才正式出现。都知道苏州建城史有2500年,此书单讲其中的前千年。繁体字的蘇州,即古版苏州。也就是说,只讲吴城前世,不谈苏州今生。

通读下来,不由感慨作者占有材料之特和用功之深。本来,记述苏州历史的典籍众多,只要抓住主要的《史记》,再细细翻览东汉早年袁康、吴平的《越绝书》和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南宋人范成大的《吴郡志》,同时加上清代苏州文士顾禄的《清嘉录》,就可以写出一部波澜壮阔又血肉丰满的苏州人文历史来,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但作者更有意思的是,不仅稔熟史家通晓的苏州史,更还有史家所无从拥有的第一手材料,即从这些年陆续新发掘的文物和实地考证,也正是这些独家干货,让这部长篇历史散文具有独特和独到之处。

作者一反众多土著描述家乡必定沾沾自喜、语带夸耀,而是如实地摹状今人很少用散文形式涉及的时空领域。虽然这一时期的吴地文明也堪称星河灿烂,但远远不及明清之际的最高峰。今人耳熟能详的山塘河山塘街、平江路、金门阊门、吴门画派都远未出现,如果用一条长江来比喻,明清之际的辉煌是“潮平两岸阔”的中下游,那么作者笔下的长江却是金沙江以上,在天老地荒的高原跋涉,在崇山峻岭中憧憬梦幻和积蓄力量。这尚无“苏州”名称的苏州,是童年和少年的苏州。彼时,项羽带8000江东吴县子弟出征,均能征善战,以一当十,说明当时民风的彪悍。及至其“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乌江自刎,原因是“吴地十室九空,渺无人烟”,战乱让这片土地饱受凋零之苦。这也是当今苏州人不大愿意提及的悲痛历史。

虽说文史不分家,但区别也形同泾渭。史学著作文笔再优美,也必定重客观而舍主观;历史散文虽然也离不开历史,但更重要的是作者的主观评判,说的是作者所考据和认知的历史,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甄别评价。历史是自己心中的历史,自己也是这历史波澜中激动不已的沉浮漂泊一叶。作者笔下的历史有生命,有温度。书中如实记叙到,作者在陪同考古学者实地踏勘中,从学者“偷师”到相关的知识和判断结果,同时,他看待这些发现的陶罐瓮片,乃是与自己共同获取了一方水土滋养的生命,这瓦砾就值得放置于贴肉的口袋。捡到残砾处,必喜滋滋坐看云起时。如书中的《泰伯奔吴》《青铜记忆》《寿梦时代》《诸樊兄弟》《吴王州于》《阖闾大霸》《夫差时代》《越城往事》《黄歇治吴》等篇章,许多地方都留有作者几十年的足迹,但总体上还是正史的带个性诠释。只有在史书上记载不多而惟己独有的篇章,如《三山篇》《草鞋山篇》《张陵山篇》《陈湖篇》上,他便如同在自家的菜园子里从容笃定,辨历史经纬如茄子辣椒各具情状,采之摘之摸之叩之瞄之蓄之,一派潇洒,举重若轻,字里行间给读者传递吴地山水的特有密码。

以文学介入历史的视角,即文学田野考察法,是近年四川作家蒋蓝写《成都记》的大获成功之道,其实也是《蘇州之前的苏州》最鲜明的特色。笔者与本书作者张文献有过不多的交往,印象倒是颇深。当一帮文友一同出行必妙语连珠般调侃赞美吴中山水和瓜菜之美时,他从不参与其间一惊一乍,而是沉浸在山水表层之下,陶醉于茶蔬的根底。看他对一个个土里土气的陶罐爱若珍宝般双手捧着摩挲,讲解得头头是道,总让人若有所思,心中温暖。他的专业并非考古,但他在这一领域的钻研深度和研究成果,却能让专业人士也自叹不如。这也让人想起西部作家里的贾平凹,他就是一个古陶痴。其实早些年的“文学寻根热”中,韩少功、李杭育、张炜等沉浸一片自己熟悉的乡土,都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收获。张文献的成绩当然暂时还不足以与他们媲美,但“三十年河东河西”,在各自的马拉松途中,每一个拼力前行者都值得尊敬。他们各自的才情禀赋不一样,各人的阅历着力点也不一样,一样的是,他们都在深情抚摸我们的文化之根。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张文献避开苏州文化高峰写苏州,立足点也恰恰是当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古以来就赋予奋斗精神,同时也尝到过动荡的苦果,所以,他们格外有进取心,而且非常热爱经济和文化创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站到了时代经济的潮头之上。表面上只讲吴城之前世,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谈苏州之今生。

写历史文化散文,除了视角和材料的占有,文笔也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蘇州之前的苏州》一书中,笔者常常在一些段落下画波浪线,留待回头再度品味。如《南朝烟雨》一章所写:“如今,我们陶醉在苏州西部的山山水水间,附庸着湖山的风雅。然而,正是这看似风和日丽的山水间,却隐藏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剥开它,隐约间,除了缥缈的香火,还有远去的烟火。有时,烟火会化作佛前的一朵莲花,袅袅升起,刻画在南朝青瓷的朵朵莲瓣里。有时,烟火也会燃烧成战争的烽火,在刀光剑影间洒下血和泪。有时,烟火就是山前人家的一片炊烟,饭稻鱼羹是江南百姓的日常生活。”读这种历史文化散文,能得到读纯粹历史书所无法获取的享受。(《蘇州之前的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2023-02-1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5335.html 1 3 深情抚摸我们的文化之根 ​——读《蘇州之前的苏州》 □老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