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阅读

永恒的精神坐标 ——重温《雷锋日记》想到的 □汪微

今年三月是第60个“学雷锋活动月”,一册珍藏已久的《雷锋日记》又放在我的手头常常翻阅。

雷锋精神切入人心的最大亮点是“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在我的记忆深处,雷锋永远青春蓬勃,有着欢乐纯真的笑容,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人民服务,想着做好人好事。他的日记中工工整整地记录着这样一段话:“战士那褪了色的补了补丁的黄军装是最美的,工人那一身油渍斑斑的蓝工装是最美的,农民那一双粗壮的满是厚茧的手是最美的……这一切构成了我们时代的美。”雷锋只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而且从未上过战场,他的那帧标准头像却能恒久传世,其影响力堪称奇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都为之感动。

雷锋跨越中国新旧社会分水岭,1949年前处于社会最底层,作为孤儿的他,有幸迎来了新中国,享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前后对比,反差巨大。善于思考的雷锋,慢慢悟出了“螺丝钉”的道理,立志认真做好每一件日常小事,把助人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作为对新社会的回报。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但会写进日记里——

1959年11月14日,深夜11点下大雨,发动二十多个小伙子为建筑焦炉工地抢救7200袋水泥。

1960年8月20日,把省下来的100元支援给望花区人民公社;又捐了100元给辽阳市委,支援灾民。

1962年5月2日,天下大雨,帮助送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回家,把自己的雨衣给他们,把自己的衣裳给小孩穿上,走了1小时40分钟,终于送到家。

……

类似这样的好人好事,在《雷锋日记》中数不胜数,这些好事确实不能称作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能长期坚持做,以大爱胸怀将“小我”融入“大我”,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雷锋的高度政治觉悟从何而来?他为群众做好事的动力为何源源不断?雷锋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螺丝钉精神”,承载着人民群众心中永恒的道德标准,其内涵也许已经超出雷锋本人生前所能理解的范畴。有一幅雷锋坐在汽车驾驶室里紧挨方向盘捧读《毛泽东选集》的照片我们都记忆犹新,在他短暂的22年生命历程中,一直把对党的忠诚作为最高精神指针。雷锋常说“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又说“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令人欣慰的是,雷锋的这种“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在他离世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没有过时,并在中国大地上融入生活,化作日常。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努力成为一颗闪闪发亮的“螺丝钉”。毫无疑问,这是对雷锋精神的最好践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向善向上的不竭源泉。雷锋之所以对中国人产生巨大的影响,除了毛泽东挥毫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带来的号召力,还必须放在时代文化背景下去理解。雷锋所处的时代,无私奉献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好事也就被视为全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和理所当然。上世纪80年代初,雷锋精神的定位有所拓宽,当时主流媒体的舆论认为,新长征需要有雷锋那样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的精神,也需要有雷锋那样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对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显然,“钉子精神”得到了全新的阐发,被定义为“勤奋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精神,而取代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成为学雷锋又一主要内容的是“维护社会公德,培养文明行为,注意品德修养”。到了上世纪90年代,“螺丝钉”精神被提炼为“立足本职,忠于职守”,雷锋精神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时至今日,习近平同志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要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这个经受过数千年传统礼仪文化熏陶的国度,善良的人们打心底里需要一种精神,需要挽留住一种来自普通人的精神范本,雷锋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多家权威媒体曾共同推出公众调查“20世纪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活动,雷锋排名第七,评语是这样的:“雷锋精神曾经影响了一代人,他堪称是共产主义新型人格的代表,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形象的一个缩影。他所承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在新时期的发展。”其实,雷锋精神和当今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是相通的,雷锋精神的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随时随地做好人好事的精神,已经体现在现代社会大力提倡的“公益”行动中。在那些可爱的志愿者心目中,为他人提供无偿帮助,既是实践善良的需要,更是一份无可旁贷的社会责任。

雷锋把一个接一个地做好事作为生活中的常态,可能也曾有人感到不可理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后,中国人对雷锋精神的珍视也是有增无减,人们并不认为不计回报地做好事是“傻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观念,一直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脉,雷锋成为被公众长久缅怀的中国道德楷模,雷锋精神成为新时代永恒的精神坐标。

合上《雷锋日记》,耳边又响起诗人贺敬之在长诗《雷锋之歌》中的发问:“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我想,从这本日记中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事迹中不难找到具体答案。雷锋永远不会离开,雷锋精神已成为人类高尚情操的代名词,必将以其长久的生命力永存。

2023-03-1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27829.html 1 3 永恒的精神坐标 ——重温《雷锋日记》想到的 □汪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