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抗倭纪念亭

□何泰

乡村的水杉树长得很零碎,东一棵,西一棵,很少成林的。但在海安西场街道东首海栟公路上有两排水杉树倒是挺有气势的。高大的乔木有八九层楼房那么高,树与树的间距也就两三米,它们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协同,携手直插云霄。

我从县城骑电动车回老家丁所,每次都经过这段水杉林,每次都要停歇下来欣赏一番这美丽无比的“风景线”。高大的水杉树,树干粗壮,树形秀丽,枝叶繁茂,古朴典雅中又不失肃穆端庄。水杉树下,有的地方还长着龙柏、女贞树、绣球树、冬青等,水杉树就是它们的大哥,替它们挡风遮雨,同时还透过枝叶给予它们恰到好处的阳光与露水,与这些弱小的乔木、灌木和谐共生。

从远处看,这段水杉林像是两排特别高大的钢铁战士,精神抖擞地站立在大地上,沐浴春风时一起披上绿装,狂风暴雪时一起并肩同扛,风吹不倒、雪压不垮。要问这些水杉为何如此高大,挺拔,坚强,水杉林旁的“抗倭纪念亭”可以告诉你。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至三十八年的六年间,有数股倭寇犯境,从几十人的小股到几百人几千人的大股,危害范围达海门、通州、如皋、海安各地,而以如皋、海安为最。倭寇野蛮凶残,劫掠烧杀,与80年前日寇侵华暴行如出一辙。倭寇得以横行,是官员腐败,边防空虚所致。许多官兵不敢抵抗,未战即溃,出现“恐倭症”。倭寇有时只有几十人,就能到处横行,纵横数百里,如入无人之境。嘉靖三十八年四月初一,倭寇80余船舶突泊海门杨树港,通州副总兵邓城不能抵御,倭寇长驱直入。在如皋城东门“邓城发兵与战,交锋即奔……”,造成如皋民众一千多人被害。六月,“江南逸倭复犯通州,诸将校皆迤逦贼尾,莫敢接其锋。”

如皋、海安一带的御倭能力是从无到有,逐步增强的。邱陞、刘景韶是明代如皋、海安地区抗倭的杰出人物。江南逸倭复犯通州,邱陞与刘景韶陈兵海安东乡西场待倭。倭极骄狂,徜徉而来。邱与刘以骑兵张两翼冲其腋,以大炮手摧其中锐。交战不久,即俘斩三百多,倭大乱,群奔入仲家园(即今水杉林附近),邱、刘合力追围越三昼夜,斩大酋以下一千五百二十七级,生俘十五人。二十九日,邱陞不顾连日征战鞍马劳顿,穷追余寇,途中捐躯,士民痛惜不已。刘景韶统率全军,尽歼倭于刘庄场等处。其役历三月,杀倭三千余人。倭受此大创,直至清代三百余年间再不敢犯境。邱陞杀倭成仁于西场,百姓殊念,改称其地为“邱场”,修平倭冢、筑邱陞路以纪之,今又建“抗倭纪念亭”以纪念。纪念亭边高大挺拔的水杉树,不正是当年抗倭钢铁战士的象征吗?

2023-06-2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0352.html 1 3 抗倭纪念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