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院士廊”下的小蘑菇

□陈亮

因为学校在建教学大楼,铁皮围墙把范曾艺术馆通向三食堂、青教食堂的路堵住了。我必须绕过半个校园,前往二食堂吃饭。熟悉的路被封锁,虽有些无奈,我却也因此发现了一些从未留意过的景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靠近16号楼的“院士廊”。

这条廊道虽然在校区中心地带,但是由于被遮蔽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下,旁边又有小河、假山、凉亭阻挡,所以并不容易发现。河岸边有一棵高大的黑松树,树下躺着一块石头,上面写着“院士廊”。这三个大字是由我校著名校友、前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所写。走过石头,就是一道长长的紫藤架,紫藤蔓延在画廊之上,如同天然的拱顶,春天时,那些紫色的花朵就像是一片星空,恍若梦境。两侧原木橱窗内,陈列着十位院士的照片和简介。自1980年至2017年的37年间,南通大学走出了10位院士:开创我国原子能农业应用事业的徐冠仁、雷达信号处理专家保铮、我国兽医病毒学开拓者殷震、纺织工程专家梅自强、我国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余松烈、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的开拓者姚穆、神经生物学家段树民、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顾晓松、心血管疾病专家陈义汉、肝脏肿瘤专家樊嘉。他们以南通大学为根基,走向了学术的高峰,成为了我国科研领域的重要人物。

左侧的小河边,柳树依依,绿树成荫。几棵高大的香樟树下,放有几块石头,石头上刻着院士们的名字,这些树都是当年院士们亲手栽种的,因此这里被称作“院士林”。松树、桂花树、广玉兰等交错生长。黑鸟和灰喜鹊在树梢间跳跃,还有些鸟儿的名字我叫不出来,但它们的鸣叫成了我每日路过的乐章。

在院士廊的长凳上,常常有学生三三两两地坐着,或是休息,或是读书。这是他们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抽离出的一片净土。长凳后的草地上,星罗棋布地生长着一些鸡腿菇,这种野生的蘑菇。在雨后的树林中,它们一两个小时就能窜高一截。记得有一次,我采了一些,洗好后下油锅炒一下,有嫩豆腐一样的口感。用来熬汤煮面,喝起来像浓浓的鸡汤,鲜美无比。

采摘鸡腿菇要趁它幼嫩的时候,如果菌伞已经张开了,就不要采了。因为菌伞一旦打开,边缘就开始发黑,然后慢慢往上卷起来,化成黑水滴落下来。样子非常可怕,所以鸡腿菇的学名叫作“毛头鬼伞”。鬼伞类的蘑菇有一个特点,就是到最后会“黑化”。这类蘑菇给人的感觉是有毒的。实际上,这些黑水是毛头鬼伞生长后期,孢子成熟自然产生的液体,无毒。我曾经尝试过黑化了的鸡腿菇,并没有中毒的感觉。由此,我想到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载扬州定慧庵僧人做的一种素面,用蘑菇熬汁制成,其法极精,秘不示人。此面的颜色是纯黑色的,有人说是可能暗地里用虾汁或蘑菇原汁调制。在我看来,扬州和尚很有可能是用黑化了的毛头鬼伞熬汁煮面,一般人以为它有毒,其实美味得很!当然,毒性与美味往往是共生的,于是才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建议大家不要依靠个人经验判断,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有时候,我会疑惑:院士们的创造性事业与创新性成果,到底是通过主管部门的精心培育和呵护才得以实现,还是他们如同自然界中的生命,自然地发展壮大呢?

我忍不住将他们与身边的蘑菇相比。蘑菇在自然环境中并非有意识地被栽培出来的,而是在一个适宜它们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冒出地面,生长繁盛,然后在合适的时候,展现出价值和美丽。

这个自然规律,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有时候也同样适用。我想起了孟羽童和董宇辉两位年轻人的故事。孟羽童在入职不久,就得到了董明珠的高度赏识,公开宣布要把她培养成接班人,然而,两年之后她选择了辞职。而董宇辉,无论是在学历上,还是形象上,都与他的同事相比并不占优势,肯定不是俞敏洪的“钦定”接班人,但是他在万千网红主播中脱颖而出,成为现象级带货“一哥”。这两个案例明显体现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并不总是按照设定或预期的路径进行。有的人被期待走上巅峰,但可能在途中选择了其他道路;而有的人可能看似平凡,却在机遇中崭露头角,成就辉煌。这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也是人才崛起的神奇之处。

回想到南通大学,我深信我们都抱着这样的希望: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校园里,希望人才们能像这片土壤中的蘑菇一样,不断地萌发出新的生命力,源源不断地生长出来。我们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也包括他们最终为社会和人类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我们期待他们,如同雨后蘑菇一样,穿透困难,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每次走过院士廊,我都会抬头看看那些院士的照片,仿佛他们的眼神在告诉我:“无论做什么,只要用心去做,都可以达到自己的巅峰。”他们,无论我见过或未曾见过,因为他们的奋斗和成就,成为了我心中的指路明灯,引领我前行。而那些在院士廊下的鸡腿菇,就像是这个过程中的惊喜,让这条曲折的道路充满了生活的色彩和乐趣。

2023-06-2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0353.html 1 3 “院士廊”下的小蘑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