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微
多数人印象中的魏延,就是那个脑后长有“反骨”、傲气十足的蜀中大将。这一形象当然是出自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说是诸葛亮出于成见,自从第一次见到魏延就认定此人“天生反骨”,魏延也确实有两下子,恐怕除了诸葛亮,谁也镇不住他。诸葛亮临终前给马岱密授奇计,袭斩魏延以免除祸乱……所有这些,当然都是小说家言。毕竟,《三国演义》的读者要比正史《三国志》广泛得多,那么要想尊重史实,就应当还原历史上魏延的本来面目。在读罢《三国志·蜀书》中《魏延传》的记载后,我觉得魏延这个人很值得玩味。
史上真实的魏延跟小说《三国演义》中所界定的“反贼”完全不是一回事。说魏延无谋反之心,只要拎出《三国志·魏延传》中的一句话便足以服众:“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并无反意。”这句话的背景是诸葛亮死后,杨仪总揽大权,从北伐前线退军之际,不择手段排斥魏延,捏造诸葛亮遗命要除去“反贼”魏延。我觉得杨仪这么做,恰恰暴露了其内心的怯懦和嫉贤妒能。平心而论,蜀汉的北伐大业十分倚重像魏延这样的军事人才,而杨仪这样的弄权文臣有没有都无所谓。魏延打起仗来很有一手,而与高居“长史”之位的杨仪比拼政治,却还差了一大截。显然,魏延打心眼里是不服杨仪的,杨仪不得已散布出“魏延欲反”的谣言。其实魏延要是果真要谋反,早就在北伐前线倒戈曹魏了,又何必舍近求远,要等到在退兵入蜀的路上举兵谋反呢?然而有一点对魏延非常不利,就是诸葛亮生前很赏识杨仪的理政能力,这就造成蜀军上下对杨仪的深信不疑。
诸葛亮一生善于用人,但有两次重大失误:一是重用马谡导致失街亭,险些全军覆没;二是信任杨仪导致蜀汉的后期内讧和加速灭亡。杨仪心机颇深,具有较高的管理才能,在蜀汉文官中确也称得上佼佼者,而且在诸葛亮面前善于装扮自己,这一点魏延心中十分明白。诸葛亮的威信不仅来自他的才华,而且跟其为人厚道息息相关,相较之下,杨仪的人品怎能让魏延心服口服呢?因此诸葛亮去世后魏延便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言下之意,能继承丞相北伐遗志的非我魏延莫属,根本就不把杨仪放在眼里,又在军中扬言“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为了和杨仪叫板,他在率军返蜀途中把所经栈道全部烧毁,并上表朝廷称杨仪谋反,杨仪也反咬一口,状告魏延谋反。这样一来,私人恩怨便上升为蜀汉两大重臣之间的内讧。可悲的是,蜀汉君臣上下宁可相信杨仪,竟无一人同情魏延。魏延的结局很悲惨,不久便被杨仪设计借马岱之手斩杀,并被诛灭三族。当然,杨仪也没有得到好结果,很快便因得罪后主刘禅而被削职,入狱后自杀。
魏延在蜀汉堪称一流的将才,智勇双全,早年深受先主刘备的器重。历代兵家多欣赏其军事才能,他一生所立的赫赫战功自不必说,倒是有一个未能付诸实施的谋略亮点,值得细加剖析。诸葛亮在北伐前夕召开军事会议,魏延大胆力排既定的军事部署,提出一条“子午谷奇谋”,也即效仿汉高祖刘邦出兵汉中对付项羽时所采用的“暗度陈仓”之计。具体说来,就是他与诸葛亮兵分两路,一稳一险,由诸葛亮按常规计划出褒斜谷、下眉县、占关中,由魏延率奇兵冒险出子午谷,大约十天便可直接袭占长安。若能成功,两军会师潼关,然后逐鹿中原,大功可成。
说实在的,此计的魄力简直匪夷所思,非胸中有大丘壑者莫能为之。按照当时魏蜀两国的军事态势,更主要的是根据对秦岭一带天险地势的常规考虑,用兵者无论如何是不敢走这一招险棋的,魏军也绝不会想到蜀军会来这一手。果真能如此用兵,我倒是觉得有九成胜算。既然邓艾偷渡阴平的难度远远大于魏延出兵子午谷,那么邓艾能够取得成功,凭什么说魏延就不能?这样一来,蜀汉北伐大军无疑会事半功倍,措手不及的曹魏很可能会遭灭顶之灾,那么此后的中国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遗憾的是,一生用兵谨慎的诸葛亮却断然否决了魏延的这条妙计,理由是此计过于冒险,宁可按部就班照常规出牌,“十全必克而无虞”,魏延只落得“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其实诸葛亮此次伐魏,对手只是那个平庸不堪的驸马夏侯楙,魏延之计看似冒险却用得正是时候,此等良机却被白白错过,实为可惜。
就战场发展态势来看,魏延向诸葛亮所建议的兵分褒斜谷、子午谷两路进军的策略,关键是有效避开了魏军防范最严的傥骆道,完全符合《孙子兵法》中“避实就虚”“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作战原则。事实证明,诸葛亮在多次北伐受挫后意识到魏延之计还是可行的,就在最后一次出祁山、径取关中之时想试一试这条计策。然而关中局势已大大不利于蜀军,曹魏统帅早已不是那个夏侯楙,而是换成了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与诸葛亮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蜀汉北伐大业始终劳而无功,可谓无望矣!
是非成败,转头皆空,蒙受千年枉屈的魏延也只好无奈地任后人评说。然而我们还是要设想一下,假如诸葛亮临终前把兵权交给魏延,而不是那个文官杨仪,抑或可以避免一场无谓的内讧?而由魏延率军继续北伐,凭他的聪明才智换一种打法,背水一搏,孰胜孰负恐怕还很难说。可见魏延虽为良将,却生不逢时,注定要英雄气短,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