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江海文学

梦的扇面(散文)

□吴晓明

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

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

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即使在最炎热的夏季,有“白羽扇”在手也会感到凉爽、舒适。

可见,作为引风用品的扇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考古资料来推测,扇子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中陶器出现之后,古籍中就有“舜作五明扇”的记载。不过,那时最为普及的是“团扇”和“蒲扇”,即用蒲草或丝绸或蒲葵叶做成的圆形或方形扇子。在庙堂为威仪权力的象征,于民间则用来清凉,可谓是上至皇家贵妃,中及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例外地都得使用。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能清晰地看到,市井生活中的民众手中都拿着造型优美,构造精致的团扇。难怪在宋词中描述扇子的词句就有199句,而关于团扇的词句更是占了58句。不难看出,扇文化在宋朝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我家也不例外。小时候,家里就用蒲葵叶剪裁成圆形状,以棉线或丝线或细长条藤皮缘其边,手握其葵柄,在夏天用来纳凉。大人用这种最普通廉价的蒲扇不停地扇动,为锅底的火苗扇风助燃。每每到了夏天,又必须用它为孩子赶走蚊虫和暑气。

这种扇子,但凡生长于乡间,几乎无人不知、没人不熟。平时它被随意扔在床上,或放在床头柜上、桌椅上,或挂在墙上、门上,它是每个家庭中必备的老物件。

随着阅历的丰富,我开始认识不同的团扇。如在《三国演义》中,智慧人物诸葛亮,无论是七擒孟获,还是六出祁山;无论是空城计,还是借东风。他总是素衣纶巾,手摇那把羽毛团扇,不紧不慢,在一摇一顿中,妙计横生,运筹帷幄。于是便有了“羽扇纶巾”的风流倜傥和谈笑风生。

团扇的圆或半圆取圆满之意,像开在扇柄上的一朵大花儿。而团扇的那个柄,可以握在手里,有提纲挈领和一剑在手的关键作用。

高雅的团扇两面可用绘画等方式装饰,扇柄也可以雕刻,但整体上是直白朴素的,从不隐讳自己的心事。

宫廷的团扇以精致为主,除了画面精美,还饰有坠子,让人想到秀雅少女的姿容。

大约到了北宋(960-1127)时期,折扇便诞生了。它的出现主要是城里人或文人雅士的手中物。它是由扇面、扇骨、扇钉组成。由于可折叠,可随意开合,还由于材质和以书画装饰得更加多样的关系,渐成了传统文化之奇珍异宝,深受民众的喜爱。

同时,它又像窗户一样可以随时任意开合,便于携带,既可拿在手上,又可插入腰间或脖子后面,还可拢在宽大的袖子里。在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中,铜筋铁骨的扇子甚至可做兵器应敌,发挥携带方便、随意取用、锐利无比的作用。

更让人们爱不释手的是,扇面可用各种书画装饰,供人欣赏;扇骨可进行更复杂的雕刻,尽显折扇的丰富多彩与灵活多样。在消夏之余,可一览艺术之高妙。

有一种女士折扇,材料用象牙等名贵材料镂空雕刻而成,再施以香料,一股脂粉气扑面而来。如果她拿着宝扇抬头看着一个男人,你会发现,她的眼睛像天上闪动的星星,像湖面泛起的波光粼粼,像晴雨打在幽绿的叶上,所有的亮光都如此清澈温柔,此刻却只投射在男人阔大的脸和阔大的眼上,就像舞台独然又固执的追光灯,周围一切皆是女人排除在外的灰暗。那个男人一定会微笑看着女人,自我陶醉而心动,“太美了!”

如是女子的物件,此类名贵扇子多少有些矫揉造作,一个大男人握在手上,就显得有些滑稽了。

小时候,出于好奇,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把折扇,竟做了一件有趣的事,至今都历历在目。

每天放学回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毛竹劈成一片片,去毛边后,取3cm×25cm的薄片,在一端打上孔,再在另一端用红笔画上几朵小花儿,然后用铁丝串起,一把折扇就做成了。虽说工艺上比较粗糙,但于我而言,能有如此奇思,善于动手,已经很难得了,毕竟它填平了一颗少年所需之心。

当然,若选用湘妃竹(也称斑竹或泪竹),再有艺术大师的雕工与书法,那就是一把名扇。

湘妃竹折扇的上面,不只有斑斓的湘妃泪,更有一种历史的沧桑岁月,还有打造出来的精致典雅。它如一个仕女也像一位雅士,尽得文化的风度。

金陵折扇亦受人们青睐。早在宋代,南京制扇业就已远近闻名,尤其是水磨之骨,让折扇变得滑润如玉,光可照人。再加上制扇大师在有限的扇面上,要么绘出的仕女、花草、鸟兽虫鱼,要么将山水高士、十八罗汉、诗词歌赋描绘其间,等等。只要打开扇子就可尽情地领略到天地之宽、万物幽微。

此外,像姑苏绢绸折扇、杭州书画折扇和荣昌折扇,它们集染色、黏合、绘画、雕刻和镶嵌等精湛技艺于一体,沾染了文学的气息,雅致珍贵。这类名扇已经跳出了纳凉配饰的范畴,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如同梅、兰、竹一般,成了高洁、清雅、淡远的精神象征。

因此,折扇与团扇相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也能看出,如果说团扇直来直去,将所有的语言都写在“脸”上;折扇则颇有城府,更多时候将话藏在心里,藏在那些可以随意开合的折中,也可以说是在岁月的皱纹或记忆里。

团扇,虽然可以绘制很多内容,但远没有折扇来得丰富、含蓄、内在、超然。折扇让人想到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随意变化,充满神奇和神秘。

一把折扇被折叠起来,可置于手中随意玩弄。或捏或捋,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动或静,或旋或转,或抛或接。久而久之,竹子或木质做成的扇骨就会变得生机盎然而富有光泽,温润如玉。

折扇也因性格内敛,包裹了心事,变得充实富足。一旦打开一把折扇,那是别有一番韵致的。犹如徐徐拉开帷幕,也像打开一个宝藏,尽情欣赏折扇中的《江山万里图》,倾听其间山川鸟兽发出的秘语,从而显示咫尺天涯之妙。

有人用一种特殊技巧,手、腕、指在与扇骨的巧妙配合下,陡然地打开折扇,在一声脆响中轻摇扇面,凉风徐来,沁人心脾,这是人们往往难以理解的天地的声音,也是文人雅士透出的一种风骨和潇洒。其实,也好理解,就在声音发出的那一瞬间,扇子与人“合二为一”了,且心气相通,互相诉说衷肠,以及彼此间的理解与知音之感,也奏响了“天人合一”的美好乐章。还可换个角度,从某种程度上讲,打开的折扇发出的是人之声,也是人在这棵树上开放的花朵;反过来,人也可以被理解为扇子的扇柄与骨骼,是具有根本性的存在;当然,还可以将人理解成为天地的花朵,当一把折扇被打开,人也一定会心花怒放,其肢体语言也如扇面般打开,形成可以让人心领神会的喜容。

不仅如此,还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用的风箱、风扇、空调、肺腑、人心都包含了扇子的原理。它们关闭后是一个不为人知也难以理解的秘密,一旦打开就有一呼一吸,将悄然藏在心底的一桩桩心事也随之呼出,告诉天、告诉地、告诉人们。

当然,还有一棵树、一条河也都让我们想到扇子:树干与河流是扇柄,枝繁叶茂和冲积平原是扇面。特别是面对天空和大海时,树木与河流以扇子的形式在诉说着什么,伴着云雨雾气和潮起潮落,生命的秘语不断传达出来,这需要静心去听和用心体悟。为啥不往大处想呢?其实,天地就是一把更大的扇子。即:春天用微风将一片片细雨摇醒;夏天用暴雨的扇面扇起雷电;秋天以长风的扇子令万物变得萧瑟;冬天使巨大的扇子合上寒冬的珍藏。

而四季中的每一天,则循环往复。晨曦将万道金光洒满大地,扇子便开启了新一天;夜幕降临,天地折扇便合上。

但在此时,梦的扇面却被打开了……

2023-08-0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44992.html 1 3 梦的扇面(散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