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昌莲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对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91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6.8%。33.4%的青少年对“我不能忍受没有手机”表示同意。另有调查称,未成年人首次“触网”年龄不断降低,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一些孩子对手机、平板和电脑的使用技巧甚至超过家长,是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原住民”。然而必须正视的是,信息泄露、网络诈骗与网络欺凌,仍是未成年网民面临的主要风险,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上网安全。
早在2017年6月,腾讯安全团队联合腾讯儿童发起了专项“儿童网络保护大调查”,在未成年人反馈的7638份问卷中,网络诈骗、不良信息和网络欺凌是孩子们遭遇的三大负面因素。其中,网络诈骗比例最高,占61%,有超过23%曾遭到网络暴力欺凌,被人在网上辱骂、折磨、欺凌,甚至暴露个人信息,孩子的心灵受到巨大打击。近年来,网络“双刃剑”作用日益明显。一方面,网络传播正面声音,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反映社情民意,丰富信息服务,进行社会监督;另一方面,网络作为“自媒体”,也会使非理性的声音,以及各种谣言、诈骗、涉黄等有害信息大面积传播。现有的管理手段已难以适应,这对网络信息安全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成新的威胁。未成年人缺乏全面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网络威胁不知如何处置。
我国未成年网民达1.91亿,对于这些互联网的“小用户”,更需要用心“大保护”。首先应提高《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执行力,加强内容监管和行业管理,推动网络平台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应积极履责,对遵纪守法、积极传播先进文化的用户予以鼓励,对传播有害信息的用户给予限制和惩戒,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查处。同时,应依法将论坛、微博、博客、搜索引擎、短视频等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业务纳入专项许可范围。比如,网络实名制是杜绝电信诈骗、账号盗窃、虚假信息、垃圾邮件、个人信息泄露,营造健康信息环境的有效手段。再者,要建立健全对网络舆情的应急预案,对可能引发侵害未成年人利益事件的有害信息的监测、预警、通报、处罚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未成年人游戏成瘾问题。家庭是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以身作则,不沉迷于网络游戏;注重与孩子加强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认识到游戏成瘾对生活、学习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适度上网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游戏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发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并通过技术手段设置游戏规则,限制青少年游戏类型、时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