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市记忆

如皋刘兰卿故居点滴追忆

□陈正言

刘兰卿故居为如皋市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笔者童年至青年时期曾在此居住20余年,对它较为熟悉,现略作追忆。

刘兰卿是民国如皋的风云人物,中过晚清秀才,做过师爷,担任过如皋商会会长,是大富户。据老人说,他对人和气,扶危济困,说话一言九鼎。但解放前夕下落不明,有说死于战火,有说去了台湾,说法不一,反正人再也没有回来过,家中只有刘夫人和一个女儿。

刘兰卿故居位于如城东北隅的大刘巷北段,东边即水绘园,西边还有一个小刘巷,大刘巷、小刘巷这样的巷名,是因为这两个巷子的房子绝大部分属于刘家私产,故名。“文革”中分别改名为新生路2巷、3巷,“文革”后又改回原名。

该故居实际上分为前院和后院两部分(前院现定为“如皋市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属晚清的建筑风格,两个院子由前院的房子自然隔开,概括起来说,前院宽敞,后院逼仄。民国时期刘兰卿一家居住于前院,后院为刘兰卿家的仆人居住。前院房屋高大,青砖小瓦,据说当年建筑时,砖与砖之间的黏合均是用石灰加糯米汁,坚固美观,至今仍保持当年的模样。大门气派,门槛很高,叫“如意门”,门两边还有两个石碑,石碑侧面下方刻的好似站立的凤凰,上方是一只飞鸟,二鸟相对,至今栩栩如生;正面原是刻的一个官员人物,“文革”中被凿,留下凿痕,至今基本仍保持原样。门后有一个很大的门堂。院内三间七架梁正房和堂屋,每个正房都有近30平方米,堂屋则更大。坐北朝南,堂屋是高大的隔扇门,两个房间均是天花地板。东房的东边还连着一个小套房,套房前有一个小天井,可谓别有洞天,一般人是不得进去的。另外东西两边还有厢房,东边厢房三间,西边厢房两间,厢房的高度比正房矮一些,西厢房南边是大门堂,北边有一个大厨房与后院厨房相连。正房和厢房之间围着一个很大的天井,青砖铺地,栽了花草。我们搬来时,刘夫人并不在此居住,故居当时是姓白的一族三家居住,共用一个大厨房,也是向刘家租的。因为当时刘家的人已经很少了,刘夫人等则搬到大院的东边的另一个小点的院落,所以50年代至70年代当地习惯把故居称为白家大院。由于院子大,白家的人又多,加上后来又搬进另外两家,还常常聚集许多小孩玩耍,一片喧闹,有点相当于一个大杂院。后院房屋低矮,大门也较矮小,为两套各三间五架梁小屋,东边一套,西边一套,建筑上比较简陋,天井狭长,后院小套共六小间房,其长度仅相当于前院三大间房的长度。每套各有一个小厨房,两套之间有一个小院墙隔开。

1956年,我随父母从南门益人桥迁至后院东边一小套居住。搬家时就听说这是刘家的房产,民国初年建造。前院是大刘巷8号,后院是9号。由于前院房屋高大,前院与后院距离很短,后院长年阳光稀少,屋内潮湿,冬季寒冷,夏季闷热,下雨时还有漏雨现象,后越演越烈,虽多次拾漏补瓦,但仅有短暂效果。一家五口住着,很拥挤,“碰屁股不转弯”。我们家一直想搬走,但因找不到房源而作罢。

我家租的是东边的小三间带一个小厨房和一个小天井,使用面积约30多平方米,房租每月3元,定时缴纳。西边的小三间租客姓王。初搬来时,房主是刘兰卿夫人,和一个女儿居住,女儿当时也只有十多岁。有一次我和母亲一起去缴房费,刘夫人迎出来,态度和蔼,让座,倒茶,非常热情,还寒暄了几句,没有一点架子。记得刘夫人中等身材,面色较黑,已显老态,看上去大约50多岁,听说有病,平时说话很少,穿着朴素,不大与外人接触。当时风传刘兰卿去了台湾,已经不在人世,刘家对此保持沉默。刘夫人当时没有工作,主要靠房租维持生活,由于两个巷子出租的房屋较多,收入还是可观的,生活不成问题。刘夫人的私房在1958年房屋改造时全部变为房管所的公房。房屋改造后,刘夫人收入减少,好像曾在某镇办工厂打过工,但不久患病,“文革”中去世。刘夫人的女儿,叫刘素秋,60年代入赘一个女婿,两人均是工人,育有一儿一女,现在大概都已经80岁左右了,儿子是企业家,女儿于80年代上过某军医学校,毕业后做护士。

目前故居里已经人烟稀少,原居民中老一辈都已逝去,解放后出生的小辈们全部搬走,前后院长年都空着,但还算是公房,有时还被转租他人居住。前院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至今外观保存完好,只是由于多家居住,内部设施已有所改建。后院经近期修缮,还保持着原样。

2023-11-1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54948.html 1 3 如皋刘兰卿故居点滴追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