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学与思

向海图强 全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尹建勇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多次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南通滨江临海,是国家沿海和长江经济轴带的“T型”交汇点,上海大都市圈沿海战略协同区和江苏沿海经济带叠加区域。近年来,南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市。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近2400亿元,总量占江苏沿海三市1/2、全省1/4,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重要要求,以海洋产业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产业强海、科技兴海、开放活海、生态护海,在全国海洋城市中争先进位,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海洋新动能。

坚持产业先行,全面夯实海洋经济发展基础。以海洋产业为主抓手,推进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聚焦核心产业提能级,围绕船舶海工、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现代海洋渔业等海洋核心产业,以大通州湾区域和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为主阵地,全市“一盘棋”发展海洋产业,重点培育优质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三位一体产业集群。强化项目建设硬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准绘制海洋产业链图谱,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招引布局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海洋产业项目。优化项目服务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加速转化为海洋领域有效投资。突出数字赋能优生态,搭建海洋产业一体化信息平台,集成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产业发展政策、项目投融资信息等多维数据,以数字化手段推动海洋产业实现政企银研“精准对接、直达快享”。

坚持创新赋能,全面激发海洋经济增长活力。以海洋科技为驱动力,加快构建海洋产业创新体系,打造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海工装备核心模块设计、分段式叶片、水下通信等技术需求,滚动编制攻关清单,着力破解“卡脖子”问题。加快布局重大科创平台,推进涉海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等平台建设,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海洋科技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重点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助力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集群。加快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氛围,全面落实“人才新政4.0”,吸引国内外知名院校来通设立海洋学院(研究院),重点培育引进海洋领域高端人才(团队)。

坚持开放引领,全面拓展海洋开放合作空间。以高水平开放激发活力,策应上海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全方位推进新出海口建设,加快完善南通港通州湾港区基础设施体系和集疏运体系,放大“江海河”联运优势,积极参与构建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治理体系,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组合强港。提标打造“大通州湾”现代湾区,更好助力建设以上海为龙头、以浙江杭州湾和江苏通州湾为南北两翼的长三角大湾区。重点布局开放合作示范平台,突出跨江融合、江海联动,以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为重大载体,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的示范窗口;规划建设通州湾石化双循环基地,助力江苏省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筑牢蓝色海洋生态屏障。以高品质生态守护海洋,打造“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的临海亲海空间。持续优化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深层次开展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治理,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物削减、水质提升及“美丽海湾”建设。着力塑造沿海特色风貌,高品质规划设计“缤纷百里”最美海岸线,推动沿江沿海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推动海洋文化和海洋旅游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海洋城市知名度。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让绿色低碳成为沿海生产生活新风尚。

(作者系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24-01-0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59671.html 1 3 向海图强 全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