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市记忆

海安宁海路大会堂

□程太和

半个世纪前,海安中楹桥北侧宁海路上有一幢高大的建筑,这就是海安大会堂。大会堂坐东朝西,大门上方有二尺多见方的三个大字——大会堂。

该大会堂建于1954年,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东西而立,朝西有大门,能容纳八九百人开会。大会堂里放了100多张长条板凳,横向的放了3张,中间一排能坐10个人,两边靠墙的能坐五六个人。两张板凳之间有过道。纵向的大约放了40排。大会堂里面东首用砖块垒高,水泥抹平,开会时是主席台,演出时是戏台。

大会堂刚竣工时,没有任何大会堂的标志,但百姓都习惯称之为“大会堂”。当时海安电影院还未兴建,大会堂就是海安的地标性建筑了。1955年底,时任县长章荣甫看着大会堂大门上方光秃秃的,认为有必要在大门上方请人题写“大会堂”三字,可又找谁来题写这三个字呢?一个偶然的机会,章县长看到紫石公馆有一幅书法作品,这幅作品是心朗法师写赠给韩老省长的,章县长觉得这正是他要寻找的最佳人选。经多方打听,书写者心朗法师原是海安西场石桥观音庙的一个和尚,当时不知何故正羁押在胡集北边的王家楼审查。得知此情,章县长立即派人将心朗和尚提解,带到县人委(当时,县政府称“县人民委员会”),请心朗法师题写“大会堂”三字。人在场,可没有书写大字的斗笔,这又怎么办呢?只见心朗法师沉默了半刻,他说,不要紧,找一根小木棍,再找一个小棉花团来就好了。周围的人都疑惑不解,莫不是这个和尚跟济公一样疯掉了,还敢用棉花团写字?心朗接过棉花团与小木棍,用一根小铅丝将棉花团捆扎在木棍上,然后蘸上浓墨,“大会堂”三个二尺见方的大字就跃然纸上,在场人无不拍手叫绝。心朗何以有这么大的胆识,事后,人们打听到他是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高材生。心朗是海安曹园人,从上海美专毕业后,先是留校任教,后回离老家不远的西场石桥观音庙接替梅高师傅任主持(心朗年少时从该庙出家)。

1961年8月,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海安大会堂改名为海安人民剧场,同时将原来的长条凳拆除,改建为长条翻板木座椅,设座位816个。1967年后,逐步发展为开会、演戏、放映三用场所。1980年6月,县里拨出专项资金对“人民剧场”进行翻建,翻建后的剧场总面积为1075平方米,设座位1044个(包括楼座)。1982年8月,海安人民剧场更名为海安影剧场。1989年下半年,影剧场自配发电设备,增加冷气设施。1990年改硬座为软座,同时还在剧场的西北角建了专门的售票厅。1992年影剧场进行观众厅声场改造,投资10余万元引进电影立体声设备,建成县城第二家立体声影院。同年被评为江苏省明星剧场。1995年进行全方位的门面装修并易名为海安大戏院。

笔者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海安县中学上补习班,记得1982年初曾到刚翻建的海安剧场看过彩色故事片《牧马人》。1983年8月暑假期间看过武打功夫片《武当》。参加工作后,在海安影剧场看过《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红高粱》《寒夜》《霹雳舞》等电影。还在影剧场看过南通话剧团演出的话剧《桥头镇特区》(剧本创作者是海安作家夏坚勇)、无锡市锡剧团演出的锡剧《双推磨》。进入新世纪初,全国各地的影剧院都陷入整体低迷,海安也不例外。曾经繁华的海安大会堂(后改称影剧场、大戏院)在转让给慧源书城经营后,现在该区域又改造成海安东大街崇德华府别墅区。

2024-01-25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2313.html 1 3 海安宁海路大会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