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本 佘莉
逮元炳任地方学校数年间,承命捐资产几万。有司上其事,得进褒赠。府君顾不怿,谓:“吾所效于乡者,义在则然耳。而乃以市宠乎?”
这段文言引自沙元炳先生为其父沙宝臣撰写的墓志铭。沙元炳(1864—1927),如皋籍实业家、教育家、诗文家、藏书家,清末翰林。沙宝臣(1828—1914),字瀛仙,淡泊名利,嗜好读书,尤熟明清掌故,无意于功名利禄,因子官赠奉政大夫,累晋资政大夫,逝后葬于如皋林梓南原。
回溯家史,沙家于明初移居如皋石庄,初为行伍之家,转为耕读世家,再为官宦世家。清初康熙年间,移居如皋城,世代为官,成为望族,富甲一方。家中富有,沙宝臣乐于奉献,不计报酬,才有上述家传佳话:沙元炳办学捐资数万元,官吏上书,朝廷给予表彰,沙宝臣不以为然,而且心中不喜,反问沙元炳“为乡人服务,本是义不容辞的事,难道是为了博得上司的宠爱吗”?
沙翁(沙元炳)秉承家风,乐于奉献地方教育事业。即便他是诸多学校的校长、董事,他素来清廉,从未产生通过教育为个人谋取私利,相反是满满的奉献。其中有一则感人的事迹。夏骏导演拍摄纪录片《沙元炳》时,友人黄天铨(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副教授)接受采访回忆,早些年他编辑如皋高等师范学校校史及搜寻相关材料申报文保单位,意外发现一份原始档案。从档案中,他清清楚楚地看到沙翁在学校的薪金记录为“0”。沙翁作为学校校长,竟然一分不要。起初,他办学捐资,后又为学校图书馆捐书,竟然不领薪水,怎能不令人感动。也许有人会说,他家有钱,无须薪水。其实如皋那时也有其他富人,但是能像沙翁一样的,真是寥寥无几。
遗憾的是,纪录片《沙元炳》未能将那份相关档案拍入其中。据说源自如皋高等师范学校与南通师范合并,旧有档案、书籍全部移去南通,黄天铨副教授已无法寻觅当年所见原始档案。幸运的是,笔者从一份印于清末民初的书刊中,获得相关沙翁记载,读来更令人感动:
自开办高等小学及推广初级师范学堂以来,学界公推监督,经营五年,不支薪水,犹复倡捐巨款。通如合办中学,又倡捐二千元。
所谓“高等小学”就是如皋公立高等小学堂,即今如皋师范附属小学的前身;“初级师范学堂”正是如皋高等师范学校的前身。从这段话记载来看,两所名校经沙翁捐资创办后,沙翁又被推举为两所名校当仁不让的管理者。关键是连续五年,沙翁未从两校账上领取一分钱薪水。相反,他又带头募捐2000元,协助张謇先生创办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南通中学的前身)。
从清末京城为官到民初出任江苏省议会议长,沙翁未有任何贪污流言。成为诸多学校创办人、董事,他又只谈付出,不谈索取,可谓清廉为官,奉献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