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康
2015年底,我卸去最后一个社会职务;2016年,虚龄70岁。春天,我回老家,正值油菜花盛开,金灿灿一片,近看花朵黄艳,远观大气恢宏。空气中有淡淡花香,耳畔有嗡嗡蜂鸣。人们说,诗和远方;我此时感觉,诗和家乡。我就是在这里出生、上学、长大、成家,受过这块大地和父老乡亲们无限滋养。这里是我生命的起点,人生的启航地。30岁离家而今70岁回,该为家乡做点什么呢?但我能做什么呢?“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一生唯有一支笔,写点二三流文章而已……正在游移不定之时,看到了一本书——《伦敦传》,突然眼前一亮:为什么我不能写本《海门传》呢?这个念头一经浮现,竟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而且那时不知怎么来的一股倔劲,竟没有反问一下行不行,怀疑一下能不能,就一抬腿迈了出去,这一开步就是5年。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5年甘苦,岂是几句话能够说清!为史料、史识、史见,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脑子里一团乱麻。为找书、找资料、向人请教,我频频来往于南京和海门两地。我原以为两年足矣,岂知翻一番还拐了个弯。我原以为资料不少,一细究发现空缺也不少,尤其是古海门。我原以为在不少问题上已形成定论,后来经多方请教,发现有些定论难定……更大的困难是自身能力不够,我学新闻出身,对历史知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系统、专业的训练。记者的笔要按照历史的节奏、区域的特点流泻出史学的内容,这就是《海门传》的要求。但我,差距较大。《海门传》的大纲拟了六次,至第六次时回看第一次,面目全非。分章撰写的稿件,在一章完稿后改,拼入一个部分时改,拼接成全书时再改。仅成书稿后就又改了三次,分别从80多万字到70多万字再到50多万字,再在书首加前言,书末加“大事记”。
幸好我不是一片独航于江海的孤帆,有一批海门的新老朋友,一批对海门文史有研究有造诣的老先生倾力相助,悉心指导,才使我终于经过5年时光完稿成书。这些帮助,有如春风吹拂,春雨润物,给人力量,催人奋进!我为《海门传》虽然倾注了心血,但谈不上贡献。我唯一的作为,是把从公元958年五代十国时期后周设立的古海门县到清康熙海门乡、到清乾隆海门厅再到民国海门县的9本志书(有史料称海门志书有11本,另两本是编而未出版的尹玺的明成化海门县志和张先登的明万历海门县志),前后串接贯通,旁阅其他资料,予以适当增减,成为千年海门的一部传记。为了完整性和准确性,本书必须有大的历史过程性叙述和必要的背景性交代;为了典型性和生动性,必须突出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和主要场景。然而,因资料多少与有无、内容不能倚轻与倚重、行文必须张弛而有度等等,真正兑现想法很难。我仅仅是作了一种尝试,开了个头,期待后来者扬弃并创新,写出高质量的海门传著,那是对我的最大奖励。此书得到了江苏测绘工程院一位启海老乡的倾情相助,他提供了搜集自海内外的海门古地图,刊印于本书,实属难得,弥足珍贵,增加了本书的历史厚重感!
在撰写《海门传》的5年中,心中涌起的一股对海门先人礼敬的感情,越来越浓烈。所有志书的作者,所有吟唱海门诗词的作者,所有书写海门人事景物文章的作者……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知道祖先来路,沧桑之变,才知道故土厚重,创业维艰。也才使我有路径可循,有史料可本,终于勉力完成了据说起码是江苏的第一本千年古县的传记。
撰写《海门传》的过程中,海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个文化工程建设,即筹办江苏省江海博物馆。2018年5月18日上午,博物馆正式开馆。在展馆第三展厅“江海门户 沧海桑田”的“先贤华章”板块,展陈了从北宋至本世纪初的25位先贤。当我随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来到他们的业绩介绍前,内心充满崇敬和感动:崇敬于他们的贡献,感动于海门人永远铭记着他们。一个想法就在此时萌生:要为他们著书立传——因为,他们代表了千年海门历史中的众多英雄。
《海门名人传》动笔于《海门传》完稿之后。
25位展陈于江海博物馆的海门人,在当下海门人中知名度高低悬殊,原因之一在于逝去时间的长短和奋斗领域的宽窄,之二在于留存资料的多寡及搜寻资料的难易,之三在于见诸媒体的频率与篇幅的差异。曾经考虑过是否不必全部列入,后来还是抛弃了这个一时冒出的念头。这组名人,是当初政府有关部门由下及上,由上及下,专家群众领导几番磨合,经过科学合理过程而产生的,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既然为之写传记,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在历经了图书馆、档案馆、烈士馆、其后人、其故乡遗存及研究专家等的多方资料查找,在经历了广泛搜索、左右比对、前后查证的反复历程后,终于一一完稿。当然,这组人物不一定能全部代表海门历史上杰出人物,千年海门,饱经沧桑又屡挫屡起,白手起家又力追辉煌,其间的仁人志士岂可胜数?但至少他们本身入选是当之无愧的。他们纵横于海门历史,尤其是在海门自身转折转型转身的关键时刻,他们中一些人的成就,排解了当时海门的急事难事大事,助力了其后海门的走向走速和高度。这组人物不全部是海门人,但海门人记住了其中的外乡人——海门人为宁波人沈起建生祠,为东北铁岭人徐文灿建祠立碑,为崇明人沈惠农塑像,为湖北枣阳人秦超建墓并刻石记功……海门人感恩他们,惦念他们,铭记他们。这组人物中的海门人,不全部奋斗于故乡本土,而且奔忙在不同的领域。但只要是有功于人民,贡献于国家,故土的历史书写中一直有他们的名字。
撰写《海门传》的几年,我时时感到的是一个整体板块的波动、起伏、前行,是海门人群体的奋争、不屈、终至站向潮头。而今,这一组名人的人生组合,使我登上一个高度,能够更清晰更广角地观看海门的历史。这组人物,首先都是行动者。他们成就的事情,都是自己首先做起来。一经认定,一旦起步,纵使千难万险,也不停步,更不退缩,百折不回,强毅力行。他们都是“成大事必重细节”的实践者,伴随着决心的始终是细心、耐心、精心,他们都是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他们都是思考者,在由自己的艰辛熬出来的教训中,在由身心拼出来的血泪中,在经历起落遭遇沧桑变化中,他们沉思、反醒,由此得到的认识比书本具体、比趋势明确,他们不断调整方位,与时俱进。他们都是温暖的人,关心他者、贫者、弱者,正是这种家国情怀,使他们眼观大势,心谋当下,手干实事,留下了可敬可书的功绩。他们是海门人的杰出代表,他们身上具备海门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求精致,特别重文教,特别善变通的气质,并且更为集中,更加典型。
我要感谢这25位先辈名人,我陪伴他们两年,在阅读资料、仰望其人生轨迹的过程中,受到了难以尽述的教益和滋养。两年中,每当我写到谁,就会在一些场合,问询旁边的海门人:“你熟悉吗?”回答中,不熟悉的比例不小,由此,更感到肩头的责任。
《海门传》和《海门名人传》出版后,家乡都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这是故土对家乡人情义的升华,我内心无比感动!在去年11月28日下午的《海门名人传》首发式上,江苏人民出版社原社长、现凤凰集团负责人在讲话中对海门两《传》给予了评价,“大力弘扬海门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让海门人寻找自己的根脉,让海内外海门人牢记自己的故乡,让海门青少年以先人为榜样,振兴乡梓,报效祖国,其意义非同寻常……”
“《海门名人传》选取了自古至今的25位名人,在海门历史上众多杰出人物中极具代表性。他们搏击风云,强毅力行,心系华夏,以身许国;满腹经纶为中华文明添砖加瓦,一腔热血为中华崛起矢志奋斗。他们是人中豪杰,国之功臣。这45万字的皇皇之作,为海门大地树碑,为海门先贤立传。”
“无论多么灿烂的文化,无论多少名扬天下的海门名贤,如果没有卓越的记载者,就不会成为庞大的精神力量而只会零散地成为人们的谈资。《海门传》和《海门名人传》的出版,使海门文化成为系统化、可传诵的文本,大大避免后人的艰巨搜寻挖掘,也使海门先人找到了重生的依据。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这评价过高了,实在是为我今后的继续书写树了一个标杆。
海门,于江海交汇处诞生,从波澜壮阔中走来,历千磨万击仍挺立,得星光灿烂而勃发。一位友人看了我写的两《传》后说海门有你真好;而在我则始终认为:海门是厚地高天,自己只是一草一叶,虽竭力为故土增添绿色,不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