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
一
大约是上初二那年,不知从哪里得到一本《乾隆秘史》,大16开,不甚厚。教室里正看得入迷,一双大手伸过来,把书从我手中抽去。视之,乃化学老师陈老师。陈老师拿过书返身离去,一语未发,但我已心跳加剧,不知所措,因为陈老师还有一个身份,他是我二舅,我一向就有点怕他。
两天后我去二舅办公室,看到《乾隆秘史》赫然在他办公桌上,我心跳再次加剧,二舅虽不在,但我仍未敢贸然携走。翌日,我佯装去他办公室吃饭,他仍不在。饭毕,我终于卷书而逃。正看得津津有味,又是那双大手,又是那样从我手中把书抽去,又是一语不发。此后,到我初中毕业,再也没有见到过那本书。
后来看《书剑恩仇录》,才知道当初所谓《乾隆秘史》,就是今之《书剑恩仇录》,金庸的第一部武侠小说。
一晃多年过去,在旧书网上看到一本《乾隆秘史》,品相不差,就买了来。翻开才知道《乾隆秘史》仅收文十二回,比《书剑恩仇录》二十回少了三成多。且《乾隆秘史》第十一回,回目虽同《书剑恩仇录》,但该回最后几百字,乃移入《书剑恩仇录》第十二回部分文字作结。而《乾隆秘史》第十二回,竟然是对《书剑恩仇录》的第二十回截头去尾而成,情节却也大体能够相连。
这本《乾隆秘史》无出版社,无版权页,书脊所写仅“希望增刊”并无书名。唯目录页下方有“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印刷”字样,该页上方内容简介云:
这是一部流传已久,读者称誉的武侠传奇!这是一部恩仇录。几代似海恩情,几代如山冤仇。几多铮铮铁骨,几多阴险毒夫!酬恩报仇,谱写了这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传世之作!乾隆秘史,清代奇案,书剑恩仇,悲歌慷慨。……气势宏大,紧张曲折,既有武打血腥场面,又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恩爱故事。
此书作者金庸,号称“香港武侠小说之王。”在海内外拥有数以百万计如痴如狂的读者。本书思想健康,趣味高雅,为通俗文学中的上乘佳品。
这则简介,虽然标点、语病多有,但有一定的感染力和鼓动性,甚至也有一定的概括性,拿来作为销售宣传,还是在及格线之上的。
二
几个月之后,运气极佳,竟又从一名同学处借到一本《射雕英雄传》,说是两天后必须还他。晚自习之后,我兴冲冲拿了书,在寝室门口跟两个同学炫耀,准备通宵读之。
这时,正对门口床上上铺的刘兄说,真的假的?你把那书拿我看看。还怀疑真假?我很不屑,愉快地把书递给他。那时,寝室是木质双人床,到了冬天,为取暖,常是两名同学蹬腿睡一个被窝。刘兄睡上铺,床栏上点着蜡烛,他就着烛光翻看。按说,看一下封面或扉页便知真伪了,但我感觉他看了好几分钟,并且调整了一个很舒服的姿势,大有继续看下去的架势。我不敢催他,但我不得不说,我看完就给你看。我语调卑微,他听而不闻。不得已,我又重复一遍要书,这回他说话了:“我先看。”我说,我看过你再看,我好不容易借到的。他闻言,侧过身子,对我扬了扬拳头,叫我别再纠缠他。我说,好好,你看你看,明天早上就得给我。
第二天早上,他有没有还书,我不记得了,但我离开时,与刘兄同床的另一同学挪到他那一头同看《射雕》,我是记得的。
我后来对《射雕》情有独钟,买过十几种旧版,除我个人觉得那是金庸的“青春书写”,是金庸写给青春少年的这个因素之外,潜意识当是对自己少年时代欲读之而不得的委屈心理的补偿。有一类人,太容易受伤,也太容易自欺而满足,比如我。
时间会改变很多。渐渐地,家里书满为患,便是金庸小说也有为患之势。这两年,金庸小说旧版,我已散出不少,仅《射雕》也已有好几部离开了寒宅,但愿受书的年轻朋友,能爱上它们。
三
高中毕业的时候,金庸小说大半都已看过,有的还重读过,比如《天龙八部》等。那时重读金庸,很不容易,乡下学校没有图书馆,家里也没钱买,就只有去租书店(铺)租书。
高考分数通知前两天,我就到了学校,不是迫不及待看分数,是想借此到学校附近看金庸小说,胜于在家看家长脸色多矣。学校坐落在集镇附近,在集镇中心与学校之间有一家租书店,我租了《倚天屠龙记》,一次租四本可以便宜点,而且担心一本本租的话,要看的另几本被其他人租走,就看不上了。
那是傍晚,租了书,到附近吃了碗面,就到租住处卧看金庸了。天是热的,蚊子肆虐,但这都不是事儿。从头天傍晚,历一夜、黎明、上午、下午,再到傍晚,我没有出屋,也没有吃饭。似乎金庸小说就是最好的佳肴。
还书时,夕阳西下,我疲惫而又忐忑。结了账,拿了押金,轻快地吐出一口气。回去后,看到还书前我犹豫再三还是断然撕下的两张半纸片,惭愧、庆幸、得意俱在心头。
那两张半纸片,一张是张翠山和殷素素受谢逊胁迫前往东海荒岛——
殷素素满心喜欢,将头斜靠在他的肩头,霎时之间充满了柔情蜜意,但愿这船在汪洋大海中无休无止的前驶,此情此景,百年如斯。
一张是小说后记,金庸说:
“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和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半片纸,是一个书角,内容是何足道怀想郭襄,是深情而又无望的痴想。谁没有过无望的痴想?
那是我第一次读《倚天屠龙记》,也正是被“少年维特的烦恼”纠缠不清的时候,读那几段话,泪水模糊,荡气回肠。马齿渐长,后来读《倚天屠龙记》,再流泪的场景,换成了张无忌与小昭永别、与师祖相认……那是怎样都管不住眼泪的人生。
那是盗名宝文堂书局印刷的《倚天屠龙记》。撕毁别人的书,撕去想要的书页,是卑鄙无耻的行径。可是,时光轮回,我也不能确保自己不会重复那个可耻的错误。
唯那个傍晚,时时在心;唯那两页半纸,时时刺痛我。散金庸之书给爱好者,或者也有赎罪的因子?
夜已深,不想多想了。感谢金庸小说不仅伴我度过青少年时代,还将伴我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