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 傅海
南通作为拥有近代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之所在,发展至今,已有规模不等的博物馆30余所,这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可谓首屈一指。我国有着庞大的博物馆参观者基数,因此,创建一流博物馆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将博物馆事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的高品质、差异化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目前,南通形成了以南通博物苑为核心的“环濠河博物馆群”游览路线,但总体看来,产业群融合发展的动力、态势不明显,没有完全发挥现有优势,不足以彰显其应有地位。
博物馆是以实物资源为依托的文化资源宝库,载负着自然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各种信息,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品质的陈列展览,以及特殊的存在价值和独特作用,成为社会和民众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博物馆的角色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社会各领域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博物馆的作为不仅在于拥有了什么,更在于在以其有限资源做了什么。博物馆只有超越单一领域,创新模式,主动营造社会广泛参与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才能够在形成文化创新、共建共享的新格局中大显身手;才能让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融入其他产业之中,形成集群式发展。
博物馆+X馆:“濠河博物馆群”这样的联合,仍然是较为传统的博物馆与博物馆的联合。而同样具有文化功能的,如文化馆、美术馆、音乐厅等,实际上亦可以联合。以受众需求为纽带,突破故步自封,敢于创新融合,将给博物馆注入新的发展驱动力。跨界联动已成为当下发展趋势,自然类博物馆跨界人文类博物馆,博物馆跨界美术馆,美术馆跨界群文馆等,运用科学、历史和艺术的思维和视角去传播文化,培养受众“用自然视角看人文、用人文视角看自然、用艺术视角看历史、用历史视角看艺术”,应当成为当代博物馆新的使命。
博物馆+教育:开发拓展性教育的“新南通模式”。为共和国育新人始终是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首要前提。例如美国东北地区最大的露天历史博物馆——老史德桥村博物馆,明确教育目标是“满足国家课程标准和社会科学框架的需要”,按照学校教学设计博物馆教案,以致学校教学可以做到的,在博物馆同样可以做到;学校教学做不到的,在博物馆照样可以做到。可以依托南通教育这一招牌,围绕南通博物苑等特色博物馆,发挥南通大学等地方高校的智力支持,进一步打好这张名片,融入人文历史内容,设计形成系列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的特色校本课程与特色教材,创设“文博+思政+美育”的“新南通模式”。
博物馆+文旅:建立博物馆文化旅游大联盟。博物馆旅游属于服务业,将其独特且丰富的文化类旅游资源植入旅游产业,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另一张名片。英国对博物馆资源充分开发利用,采取旅游业与参观博物馆相结合的许多措施,使其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文化产业发达国家。通过行业协会建立博物馆文化旅游大联盟,共同打造目标市场的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和文旅项目。例如,可以对张謇、蓝印花布等南通名片进行串联,与地方文化人联手,在濠河、狼山等风景区创设类似“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或者撷取南通历史人文中的典故和故事打造沉浸式互动实景,形成一系列特色品牌。
博物馆+传媒:推动博物馆文化传播多元化。博物馆要加强与信息产业互联,进行数字文化、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化技术全面、深度融合发展。例如,借鉴国外“分享资源服务”经验,按用户类型划分,通过数字化资料展示,实现博物馆网站向社会化媒体靠拢的传播与交流;运用数字技术和“交互空间”平台,从参观预约、内容展示、活动报名到评估调查,进行线上线下联动参与,实现多向传播效果,将具有“储藏室”功能的博物馆变成“辩论的空间”;还可以“积分”为纽带,结合“大会员”概念,建立博物馆与社群、公众之间的信任、沟通和反馈渠道,有效实现传播者与受者的身份转换。如加拿大虚拟博物馆将该国1300个博物馆和艺术馆的数字资源串联起来,其近百万个照片资源和近千个虚拟展览资源,供世界各国用户共享数字文化资源。
博物馆+现代服务业:推动博物馆文化服务专业化。博物馆只有融入具有高技术、高素质、知识密集性、集群性、高增值性和新兴性等现代服务产业,才能实现其高质量的服务。博物馆的服务有接待服务、展区服务、后勤服务、营销服务等,博物馆可与服务业共赢,促进博物馆各类服务规范运营。如依靠企业财团支持的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设书店、商店、餐厅、咖啡馆、衣帽间、医务室、货币兑换处、自动取款机、邮局、公共电话亭等,配套服务齐全而周到。
南通拥有“博物馆之城”美誉,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当下,更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依托自身强势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用文化搭建共享平台,用双赢集成创新合力,用时尚激活传统文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具有立体感和纵深感的博物馆文化圈,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1+1>2”的倍增效应,让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发扬光大。(本文为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暨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的重要论述研究”的成果,项目号为22XWA001。)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研究员,南通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