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衡
母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又是一年清明到,对慈母的思念萦绕心头。往事并不如烟,要写些母亲让我、让他人永志不忘的事。
我一直保存着母亲的三本书。有两本虽是小册子,却是母亲年轻时爱学习、有追求的见证,不经意间还影响了我的人生。一本是《中国通史讲话》,编著者陈怀白,苏北新华书店1949年4月出版。封面上盖有母亲的私章,扉页上写着购书时间和地点“一九四九、六、十二 唐闸”,时值南通解放不久。当初我看这本书时并不了解作者的情况,经读《陈怀白传》,才知道她是浙江建德人,在浙江大学求学时和胡鼎新(胡乔木的原名)是同学。新四军老战士,后到苏中抗日根据地,曾在如东县丰东区委工作过。该书是她为解放区中学编写的教材,在各地一版再版。1949年后,陈怀白在上海出版系统长期担任领导工作直至离休。另一本是胡乔木的代表作《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人民出版社1951年6月出版,这是最早的一本中共简明党史。扉页上有母亲的签名和购书时间“七月七日”,正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之时。胡乔木长期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被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可见母亲当年是怀着对共产党的热爱和渴求学习党史、祖国历史的愿望,才购买的书。我下乡插队务农时带上了这两本书,在那文化的荒漠年代,多少个夜晚在昏暗的油灯下,我曾一遍遍地翻阅两本书。正是这样,我才有了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的基本知识,也为后来参加高考、选择历史教师职业打下了基础。两本书都是繁体字竖排版,通过阅读也让我认识了更多的繁体字。这是母亲当初购书时绝对不会想到的,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第三本是《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论共产主义社会》,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扉页上有母亲的签名和购书时间“1958.11.27”。母亲曾说是在第二钢铁兵团工作时买的。为什么会买这本书?我没问过母亲。但细细一想就知道了,当时正处于“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热潮中。共产主义社会是啥样子的,人们还不大清楚。难怪有人以为到那时“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还有歌谣唱道“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究竟什么是共产主义社会?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想,母亲首先是想看看革命导师是怎样论述的,才买下这本书。也许一时还不能领会高深的理论,但通过阅读、思考,母亲会得出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每个人都要做好本职工作等认识。因此,她服从组织安排去二钢参加大炼钢铁。母亲退休后,有一次谈及在二钢时的艰苦情形,我问她为什么要去呢?母亲回答道:“毛主席说了,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母亲虽不是党员,但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这种敬业精神,始终激励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顺境不惰,逆境不馁,淡泊名利,追求真善美。
母亲早年常说毛主席的另一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晚年又记住了星云大师倡导的“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她心地善良,厚以待人,乐于助人。有些事我们已忘了,但还有人记在心里。去年10月,我和多年前相识的李怀印博士恢复了联系。怀印现为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特任教授,已是中外知名学者。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读研时,为写以张謇为研究对象的毕业论文来南通,我当时在地处唐闸的南通市二中任教,经友人介绍,我陪怀印参观大生一厂,到市图书馆查资料。后来他出国深造、发展,研究成果丰硕。这次他看了我的《忆慈母》一文后,给我来信:“时常回想年轻时在南通的一幕,……尤其是曾到府上匆匆叩访,品尝过令慈大人的饭菜,至今难忘。……老人家高寿,品行令人敬仰”。怀印过誉了,非常感谢他记着来过南通、到过我家的情景。
无独有偶,一个月后在我们初中同学聚会时,当年的班团支部书记、后曾任陈桥乡副乡长的范汉斌同学深情回忆起一件和我母亲有关的往事。那是1967年秋冬季节,汉斌家翻修房屋,用水泥船到天生港购置煤屑砖。返回时船行至唐闸西洋桥,港闸河上的两道闸门已关闭,要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开闸放行。天色已晚,店铺多已打烊,而且那时购买食物还要凭粮票。正当他徘徊街头、一筹莫展时遇到了我,到我家后,母亲留他吃晚饭。汉斌说还有人在船上,母亲立即又煮了一锅饭,把几位素不相识的老乡接到家来吃饭,当晚还留汉斌在我家住了一宿。五十多年过去了,老同学还记得母亲的善举,我们的同窗情谊也因此而延续至今。
《战国策》上有言曰:“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对这古已有之的美德,母亲常用自己的话说:“人家帮我,要记在心上;我帮人家,不要放心上”,并时常提示我们要这样做。在送别母亲时,我试撰一联:“含辛茹苦勤劳一生九六高寿人,积德行善厚以待人优良家风传”。可以说,这是对母亲平凡一生的总结,也是我们要把老一辈留下的好家风代代相传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