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阅 读

在几何书店

□南西

“人生几何,我与书相伴”。第二次去紫琅新天地,我特地为“几何书店”而去。

去年劳动节,陪妈妈去过一次紫琅新天地,那时书店尚在装修之中。砖红色的墙面,雪白色的窗框,哥特式的建筑风格,小洋楼遗世独立地伫立在紫琅湖畔,使人一眼难以忘怀。最巧妙的是,它的边楼也是一座钟楼,呼应了南大街的地标性建筑钟楼,一面又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伦敦大本钟前的异域感。

时隔一年,今年劳动节我又回通探亲,在报纸上看到“几何书店”开业的新闻。搜索了一下线路导航,最终选择搭乘8路公交车前往,总共需乘坐27站,一个多小时,是标标准准的慢生活节奏了。客居他乡,一年中回通探亲的时日有限,我不过借由公交车漫游的方式来打量家乡的崭新变化。

再一次看到这座空灵尖峭的小洋楼,仍不禁惊诧于它的美。一拱弯弯的桥连接着它,桥下划过几舟或橘红或翠绿的皮划艇,湖水碧绿而清澈。桥下的青春动感与桥上的宁静致远,营造出“动静两忘,波停岳耸”的诗意氛围。

沐浴五月轻柔的风,我步入了几何书店。视野里出现黑白极简的色彩,倒V形拱顶,神秘而时尚,心中不禁又赞叹起它的美,犹如邂逅令人心动的“第一眼美女”。店内循环播放着女子双人唱作组合“房东的猫”的歌曲,我识得其中几首的名字:《所以少年人》《云烟成雨》《爱你就像爱生命》《来自远古的少年》……干净而治愈的嗓音,让听者的心绪感到无比妥帖。

店内正举办一个沉浸式展览:蓝通通。展品并非集中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而是渗透穿插在书店的整体布局里。

你会用什么方式记住南通?用蓝色吧,蓝色是南通的诗。展览主题围绕南通非遗蓝印花布展开,入门处有一块色卡板,关于蓝的诗意之美。翻开十一条色卡纸,下面对应十一种不同的蓝色之名:月白、窃蓝、监德、蓝采和、苍苍、群青、鱼师青、草花蓝、鸢尾兰……想起曾写过一篇《故宫的色彩之美》,当时是拜读了《中国传统色——故宫里的色彩美学》这本书,书里就罗列了很多新鲜的色彩之名,而我写书评时挑出的正是蓝色系列,其中一段如此写道:“《尔雅·释鸟》曰:‘秋扈,窃蓝。’扈指的是雀鸟,窃蓝指浅蓝色。这里的‘窃’字很生动,代表浅色调。窃蓝是立秋之起色。监德,指东方之晨星蓝光,此为立秋之色。苍苍,水天之幽蓝色,系立秋之转色。群青,是中国画的传统颜色,由青金石矿物加工而成的蓝色称为天然群青色。由浅蓝至群青,色调由浅慢慢入深,与此四种立秋之色相对应的故宫藏物,是一只万历款的蓝釉三足炉,上面画着白色的花朵,素朴、高雅、尊贵,深邃似海的蓝色散发出幽幽的光芒。”如今想来,我何以在三百多种色彩中单单挑了几种蓝色来写,是冥冥中的一种巧合,还是身为南通人骨子里对蓝色的天生喜爱?也许两者皆是吧。亦想起从前专门写过一篇画评《群青蓝》,那时的我一年要看二三十场画展,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想起落户于家乡南通的《读库》库房,高高的货架,外框统一采用了《读库》的主色调——群青蓝。群青蓝是艺术家最为中意的色彩,也是世界上最迷人而富诗意的颜色。

蓝通通,此三字既为南通之谐音,又点出蓝印花布的蓝之主题,实属巧妙。书店内摆放和悬挂了不少蓝色短语,统一采用了群青蓝底色。摘几句我所喜欢的短语:“无尽的蓝色奔涌而来,缆绳轻微地嘎嘎作响,无边无际的景象不断涌现,娉婷地绽放着蓝的风采”“蓝色是天空,是水,是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最喜欢这一句:“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店内,还安置了两个艺术人形休憩椅。也是极简的色彩组合。灰蓝色的沙发椅上,坐着姿势不一的白色艺术人体,手中托举一枚球形灯,可供客人落座读书、小憩。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世界荒谬,总有书籍回响。有书为伴的时光丰盈而富足。

阅览区也甚合我意。写着毛笔字的纱帘隔出独立空间,在热闹的生活里,学会独处是一种智慧。点一杯生椰拿铁,找个临窗座位坐下来。桌上绿植丰茂,一盆绿萝、两瓶鹅掌柴,外竖一励志牌子:“学习很苦,坚持很酷。”来几何书店时,我在随身布袋里捎带了一本小书,是儿子新买的《夜幕下的多摩川》。多摩川是日本的一级河川,书中收录了日本治愈系女作家三浦紫苑的若干散文,记录的是普通人的幸福日常,文风轻快戏谑,于温暖的故事中蕴含动人的情绪,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困难,都要热烈地活,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

那天下午,我一个人在几何书店里,静悄悄地阅读了两小时。回家时,仍选择了8路公交车。坐在车上我想,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生活虽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若保有几个兴趣爱好,比如读书、观展、逛书店,那样便会觉得学习其实不苦,反而可以成为一种享受,就像我喝着咖啡读多摩川,不是又自在又愉悦?

2024-05-1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2471.html 1 3 在几何书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