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阅 读

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评《透视:信访与群众工作》

□王志鹏 成云雷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和为政得失的重要窗口。信访工作长期以来被误认为是一个实践命题,导致理论研究工作出现了空窗。如何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这既是一个理论命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这就需要对大量的信访工作实践进行梳理总结,认真思考分析,把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相融合,打通群众需求和信访工作的实践通路,《透视:信访与群众工作》一书就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范本。

该书作者成云新在信访一线工作多年,累计办理群众信访业务1500多项,接待群众数千人次,积累了丰富的群众信访基层工作经验。同时,他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相关课题论文60余篇,具备较好的理论研究素养。成云新善于思考,工作认真务实,长期的信访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他出版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书的长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论证结构严谨,突出问题导向。该书主体分为三个篇章:上篇讲述信访是什么;中篇讲述信访为什么;下篇讲述信访做什么。三个篇章互为依托,理论逻辑清晰,从三个问题分别入手,每个篇章又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释,对信访工作进行了全面、精准、系统的透视和解读。如:第一篇章运用矛盾论,论证了“干部与群众”“表达与回应”“决策与执行”等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第二篇章运用实践论,主要就“特点”“历程”“起伏”“演变”“取舍”“探讨”六个方面进行分述;第三篇章运用系统论,对“制度”“目标”“规律”等问题进行论证。各个板块均围绕具体概念和问题展开,具有很强的现实启发。

第二,理论内涵深刻,时代定位明确。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但长期以来,信访的基础理论研究深度不足,对实际工作的指导力度有限,导致信访工作模式缺乏科学、合理、统一的统筹规划。作者立足于新时代新特点新方位,对信访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区分、联系,将信访的本质内涵、执行程序、功能作用、实践成效、制度构建进行有机串联。每个板块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方法论,力求对信访工作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将信访工作变得系统化、整体化,阅读起来酣畅淋漓,令人豁然开朗,能够为新时代广大信访工作人员提供充足思考的空间和维度。

第三,观点切合实际,实践价值丰富。作者基于对信访及群众工作领域要素的积累和实践思考,抓取信访本质、找出变化规律,将复杂问题概念化、简单化,将简单问题哲学化、美学化,在著书过程中汇聚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其中不乏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独特观点和见解,这些精巧构思直接命中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作者对目前信访工作的争议点和存疑点如指诸掌,并在本书中从实践者的视角进行了回应,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将理论内容带入现实环境,解决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和疑虑,有效提升和拓展自己的认知水平,具有丰富的指导实践价值。

本书聚焦“信访”与“群众工作”,是近年来真正讲懂、讲透信访工作规律的佳作。该书在追求理论逻辑严密的同时,更是紧扣时代脉搏,因而能够迸发出时代的活力。我们也期待作者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化研究,化理论为方法,助力广大信访工作者在实践中取得更为明显的成效!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05-12 ——评《透视:信访与群众工作》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2473.html 1 3 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