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阅读

一枚徽章

□曹菊蓉

案头摆放着一枚徽章。

一枚金色的,比一元硬币小一个毫米的圆形徽章。上面刻有“边走边读”字样及“一本打开的书”图案。图案上半部分是10个直立行走的人,下半部分是10个站着的阅读者,清晰明快的线条,灵动而富有诗意,很好地诠释了“边走边读”这一理念。

这枚熠熠生辉的徽章是4月27日下午参加黄俊生《南通传》读者见面会时南通市图书馆赠送的,赠送给前50名签到者。很荣幸,我是第一个领到徽章的人。

这枚小小的文创徽章让我想起复旦大学梁永安老师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一书中的话:“旅行者是人类的观察者,走过阴晴风雨,遍阅人间悲欣,既在其中,又在其外。从不纠结于现世得失,将生命当作一次山重水复的旅程,将隐藏在视觉深处的万千气象告诉四面八方。”同梁老师一样,这天做客“静海讲堂”的黄俊生也是这样一位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的人。他喜欢读书,喜欢旅行,喜欢摄影,喜欢写作。作为资深媒体人、主任记者,他总能以独特的眼光与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社会、感悟世界。比如他的《浮光掠影世界杯》一书,就是作为一个文化记者在南非的手记。

见面会上,黄俊生就《南通传》的写作背景、写作过程及大概内容与读者作了分享。不用文稿,无须提示,娓娓道来,字字句句直叩读者心房。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信手拈来的背后是他无怨无悔的付出。一字字,一行行,一段段,一篇篇,他已将南通故事刻到骨子里了。

一本书,一座城。为了写好这本书,他阅读大量书籍,拜访南通历史文化方面的专家,充分收集和挖掘南通史料。忠实于史实,用文学的形式呈现,他全力以赴,十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初稿。如果不是平时的日积月累,又焉能在短时间内捧出这三十万字的鸿篇巨制。

望着台上精神矍铄的他,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人生其实也并不复杂,百分之百地投入一件自己喜欢、又有时代价值的事,就很完美。只是,在风云变幻的快节奏社会里,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是的,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台下一个个聚精会神聆听的读者,让我找到了答案。他们年龄参差不齐,有小学生,也有白发老者,他们都是奔着对南通、对《南通传》的热爱而来,尤其是在与读者互动环节,一位年轻人向黄俊生提出的问题更让我感慨。

“请问黄老师,您写《南通传》时是如何把握‘三分史实,七分虚构’的?”

“请您告诉我,南通文学的根到底在哪里?”

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探寻南通文学之根!喧嚣的大环境下,年轻人的提问显得尤为可贵。从他及身边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的脸上我感受到了一股股蓬勃向上的力量,看到了南通文学的未来。会后,一位年轻的妈妈跟我说:线上也参与了,没过瘾,今天正好星期六就带儿子一起来现场聆听,讲得实在太好了,让我们既了解了南通的历史,又领略了文学的魅力。

见面会上还举行了捐赠仪式,黄俊生将《南通传》手稿(书稿提纲)及友人的墨宝赠予南通市图书馆。这一善举,给市图书馆增添了厚重的南通历史气息,为南通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新活力,更彰显了一个文化人的担当精神和博大情怀。

一枚徽章,一段记忆;

一场分享,一生受益。

我将闪光的徽章置于案头,我知道它承载的不只是一段记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传承,让它时刻提醒我:趁能旅行多去旅行,去发现、去阅读、去实践、去创造……如黄俊生所言“立足南通,放眼世界;立足当下,关注人类”。不妨先从我们大南通走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出口,永远看不够、写不完!

2024-05-1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3074.html 1 3 一枚徽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