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民间写真

“256”背后的玄妙

□陈凤兰

与儿子一起在湖边散步,无意间发现草丛中有一抹紫色。凑上前定睛一瞧,一株紫色的宝塔形花序跃入眼帘。三四片叶子平展开,绿中还带有黄色斑块。

“这紫花还挺好看的。”我不禁感叹道,“虽然不大,仔细看倒也整齐有序,估计放大几百倍,也会像剑麻的花序那么硕大,从上到下,饱满肥美。”儿子却不以为然:“估计就是个杂草,花序高一点而已。”喜欢刨根问底的我,当然不能满足于儿子的“杂草”一说,赶紧掏出手机,打开“形色”App。“咔嚓”,拍照,识别,答案揭晓:猫尾草,蔷薇科植物,形似“狗尾草”,又名“土狗尾”。

好吧,真是俗到家的花名。但这淡紫色的花从下到上,陆续开着,有一侧下部几乎全爆开,另一侧依旧偃旗息鼓的样子,上端更是毛茸茸般的,闭合着,不见花瓣。“如果全开放,该是多美呀,这密密麻麻的,这一株估计有几百朵吧。”我有些好奇此花的壮观。儿子背着手,低着头,围着此花转了一圈:“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256朵。”我瞪圆了眼睛,有些惊愕:“256?你这么精准!”虽然我这个文科妈与理科儿常有认知上的冲突,但也不至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这么大的差异吧,他数都没数,凭啥说是“256”,还这么详细与具体。

“没什么,斐波那契数列使然!”我那从事计算机工作的儿子,语气中显然有种不屑。我有些心虚地追问:“什么什么数列?啥意思?”“嗯哼!”儿子清了清嗓子,一脸正色地讲授起来,“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是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发明的。他发现一个线性递推数列,而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比,通常无比接近0.618,也就是黄金分割率。”

我还是报以怀疑的态度:“你为什么确定是256,而不是250呢?”“这个吗,有个公式,我数了一下是九级花序,所以计算结果必须是256。”儿子很笃定地回答道。

儿子似乎怕我还不明白,继续补充道:“其实自然界很多树木花草都符合这个数列规律,兰花、百合花的花瓣数是3,金凤花、飞燕草的花瓣数是5,翠雀花的花瓣数是8,金盏和玫瑰的花瓣数是13,紫宛的花瓣数是21,而雏菊有的是34、55、89……”我忽然有些感动,感动于一直努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我,却没看到一株植物背后的数字玄机。难怪儿子总是推荐我这个文科妈妈看看《万物皆数》这本书,原来理科生的世界是如此科学与客观。

散步回来后,我依旧感喟良久。

花儿好看,是因为色彩斑斓,五彩缤纷,让我“悦目”吗?也许是,脂膏一般的质地,粉雕玉琢的,再添上绚丽的颜色,谁人不爱,谁人不喜。也许这就是审美的第一层——养眼。

可我也不是只图外表的“颜值控”,岁月的积淀,早就让我“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松竹梅兰背后蕴含着的坚贞、孤傲、纯洁、淡泊的精神,早已附着在枝叶花蕊之中,也深藏在我们民族文化特性之中。花中有意趣,我领悟了花,创造了花的精神境界,也许这就是审美的第二层——养心。

探及更高层次,“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一切皆回归本源。就像一株花序背后的黄金数列,就像宇宙万物背后的运行规律。“道可道,非常道”,万事万物的真理,也许不可言说,但有了科学计算的加持,突然发现,原来世界的有与无,多与少,一切都有据可查。我们钟爱的大美,原来背后有着宇宙包含的秩序、规律、频率、协调、节奏等等。庖丁解牛时“砉然向然,奏刀騞然”的声律,完全能“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是高超的屠牛之技,也是精美的乐音之再现。这时,不见其牛,不见其刀,唯有力度大小,节奏快慢,幅度张弛之变。“天人合一”,忘乎所以,也许这就是审美的第三个层次——养神。

从此,再见花时,我会像王阳明所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当我感动于一株花,惊喜于它的生命格调,领悟它的科学之美,明晓它与我冥合化一,最终,“天人相通”,心凝形释。

这样的智慧与玄妙,也许就是人间大美所在!

2024-05-2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3453.html 1 3 “256”背后的玄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