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讲大众化是目标指向,分众化是策略途径。从大处看、从分处做,着眼点是大众化,着力点是分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深挖理论宣讲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分众化,建构了多层级的理论宣讲供给矩阵。
需求侧的分众化
需求侧的分众是理论宣讲分众化的基础性工作。我市在理论宣讲工作中,确立了硬标准和巧标准相结合的受众群体分众模式。
硬标准是政治性标准。这一标准是根据宣讲对象的政治身份和工作性质来划分不同的目标群体。根据这一标准,核心受众是具有中共党员政治身份以及工作单位为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群体。他们是理论宣讲的核心对象,在理论宣讲的广度、深度以及频次上都要超过其他群体。在核心目标群体之外,参照《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进行重点目标群体的划分。比如说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等。
巧标准是参照传播学的一些划分标准和策略进行受众群体的划分。其一,根据地理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分。南通大的方言分类就有如海话、启海话、通东话和南通话四种。这使宣讲活动的受众群体在物理空间上的差异性较明显。其二,根据人文接近性进行区分。主要以人口统计学原理按照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情况、职业等区分出不同的受众群体。比如,南通的老年人口比重较大,65岁及以上人口占22.67%。其三,根据生活方式接近性进行区分。同样老年人,对农村务农人员要避开农忙时间进行宣讲,家里有年龄小的孙子辈的,需要避开其接送小孩的时间段安排宣讲活动等等。
供给侧的分众化
供给侧的分众化是理论宣讲分众化的核心。我市注重在供给上挖掘和开拓理论武装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供需对接,力求基层理论宣讲因“分”而“精准”、因“众”而“精彩”。
宣讲队伍的分众化。做好理论宣讲工作,宣讲队伍是基础。我市从培育机制、学习机制、科研机制入手,全力打造理论名嘴矩阵,力求形成集群效应、品牌特色。我市形成了以黄正平、姚呈明、徐进、刘万春、曹荣琪等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赵园园、赵孟等江苏省宣讲先进个人为领军人物,市级层面“十”位理论宣讲名师、县级层面“百”位理论宣讲名嘴、镇村层面“千”名理论宣讲员,市县镇村四级联动、机关部门协调互动,涵盖高校专家学者、机关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企业职工、退伍军人、在校大学生以及村居干部在内的6000多人的理论宣讲队伍。
宣讲内容的分众化。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推进理论宣讲的“供给侧改革”,既把理论和实践相贯通、把道理和故事相结合,在历史和现实相映照、国际和国内相关联、陈情与说理相结合中,让宣讲员“想讲的”与老百姓“想听的”协同一致;又统筹宣讲内容和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梳理,纳入宣讲内容。在细分理论宣讲受众的基础上,实现“供需配”全面、精准、良性互动。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众化宣讲提纲汇编》,为农村群众、企业职工、机关干部、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妇女群众、青少年等八类群体,量身打造可资借鉴的理论宣讲备课指南。
宣讲阵地的分众化。我市在理论宣讲阵地建设中,坚持顶层设计与过程控制相结合,注重阵地建设与宣讲实践相融合,不断活化阵地载体,构建立体化、多面性的宣讲阵地格局。把理论宣讲的阵地搬进工厂车间、校园课堂、群众院落、渔船码头、居民社区等,推动宣讲阵地更加接地气。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阵地,扩充理论宣讲的空间域,打造涵盖报、台、网、微、端、屏等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理论传播矩阵。
组合化的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是理论宣讲分众化的保障。我市在宣讲实践中多方探索,构建了组合化的支撑体系。
校地共建合作机制。南通市委宣传部与南通大学于2016年“共建马院”,正式开启了校地共建。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地方提高理论宣讲水平。派驻专家教授到各县(市、区)成立“理论名师工作室”,对地方理论宣讲工作进行理论指导;马院教师直接投身于理论宣讲活动;对南通理论宣讲骨干每年定期开展理论素养提升培训,大幅提升南通理论宣讲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校地合作效能日益显现,也将校地共建模式推向深入。2023年4月,南通市成立了在通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在通的十所高校(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别与南通十个地区宣传部门签署共建协议,有力推动南通理论宣讲的高水平发展。
名嘴孵化机制。南通理论宣讲工作室整合理论名嘴、百姓名嘴等优质宣讲资源,遴选基层理论宣讲积极分子,以“青蓝工程”“导师制”等方式为依托,建立“赛、训、研、备、审、讲、悟”为一体的“链式”百姓名嘴群体孵化机制。如皋“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的25位理论宣讲骨干进行结对带教,五年来累计培养理论宣讲“百姓名嘴”86名,其中3人获理论宣讲省级奖励;海安实施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遴选组建30人的“百姓名嘴班”,名嘴班成员每人再结对50名村居理论宣讲志愿者。这一做法入选“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创新案例”,入编中央、省文明实践操作手册。
宣讲品牌建设机制。南通实施“理论宣讲队伍优化提升工程、理论宣讲覆盖力提升工程、理论传播品牌打造工程、理论宣讲效果提升工程”四大工程,通过“队伍+阵地+形式”的品牌培育机制,打造有内涵、有广度、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理论宣讲品牌矩阵。目前,海门以“东洲思享”理论宣讲品牌为龙头,以“拾理红音”“红河晨露”“星火讲堂”“东洲名师”等为宣讲子品牌;启东以“理响东疆”为总品牌,汇聚“布谷汇声”“惠声惠色”“海角之声”等28个子品牌,形成多元化的宣讲品牌矩阵;南通开发区重点打造的“理响能达”理论宣讲品牌,下辖“能文新开”“能汇小海”“能亮竹行”“能赋中兴”四个子品牌;如皋的“理响皋地”,衍生出“理响皋地·青音嘹亮”“理响皋地·学习讲堂”“理响皋地·学习驿站”“理响皋地·学习笔记”“理响皋地·冬训送暖”等一系列品牌子项目。这些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南通特点的品牌矩阵,汇聚造就了南通理论宣讲的大品牌。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
□张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