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广玉兰

海门援藏干部唐水江

扎根雪域高原37年

□林炳堂

海门区包场镇河南村,在绿树掩映下,一幢明亮的农家小院坐落路旁,这是援藏干部唐水江的家。透过围栏,只见一位老人正在鸡棚喂鸡。谁能相信,这位老者退休前曾任西藏自治区广电局副局长、巡视员、电视台党委书记,可眼前的装束与普通农民没有两样。

谈起援藏之事,他说,整整37年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雪域高原。尽管那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艰难困苦也磨砺了我,雪域高原滋养了我,因此我的灵魂很纯净,很富有。

一腔热血,奔赴西藏

1975年5月,家住南通县小海公社的倪惠康、李德祥从部队退役后,响应党的号召,“不恋鱼米乡,青春献高原”,主动要求到西藏落户,参加新西藏建设。此事轰动南通市,在全国也很有影响。此时唐水江刚提拔为包场公社党委副书记,年轻的他得知新闻热血沸腾。夜深人静,他提笔向南通地委写了一封申请信。

过了一个月,全国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应西藏自治区的要求,南京气象学院开设西藏班,培养气象预报员。学员从南通六县招收,共30人。唐水江经南通地委批准,有幸成为学员。在校两年,他担任西藏班班长、党支部副书记。学期结束,院领导要他留校工作,他说:“我来此学习,目的是更好地为西藏建设服务。我是一名党员,援藏决心已定,岂能半途而废?”他坚毅地踏上奔赴雪域高原之途。

扎根山南,创建“预报”

1977年8月,一列装载援藏人员的火车从南京站开出,一直向西奔驰,在格尔木又换上客车,经过九天的长途颠簸,唐水江终于来到了心中向往的雪域高原。他与另外4人被分配到山南地区气象台。山南海拔3600多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60%左右。住的是土块垒起的土坯房,蔬菜是奢侈品。严重缺氧,折磨得他们整天气喘吁吁,心慌意乱。办公设施十分简陋,四五个人挤在一张乒乓球桌上工作……虽是一个地区气象台,可还没有预报组,农牧民生产生活大多“听天由命”。他们来这里的第一步是创建“预报组”,唐水江担任组长。这是一项开创性工作,搞天气预报,要收集多方面气象资料,绘制气象图,然后经过分析研判,方能作出预报。当时气象图纸全靠手绘,常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时间一长,就因缺氧心慌,脸色发青。唐水江带领大家迎难而上,实现了当年建组当年预报。西藏“开门见山”,属大陆性气候,夜雨多,无霜期短,突发性灾害多。为使气象预报更好地服务于农牧业生产,唐水江他们常常翻山越岭,骑马连夜将气象预报送到农牧区,受到了农牧民的称赞。

预报组创建后,唐水江陆续吸收年轻人进组,跟班学习,培训技术力量。预报组成员慢慢增加至10多人,并有了藏族兄弟。汉藏兄弟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后来他当了台党支部书记、台党委委员、纪检副书记,更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山南气象台一跃成为自治区技术力量较强的台之一。

高原地区气候恶劣,蔬菜奇缺。气象台内有几亩空地,唐水江就谋划起开荒种菜来。蔬菜除供给食堂用还有多余,他买回一杆秤和一辆拖车,设小摊将多余蔬菜出售给当地人。在山南泽当镇,气象台上市售菜被当作新鲜事相传。开荒种菜一项,每年每个职工可增收三四百元,当时职工月薪只有三四十元,职工工作积极性更高了。唐水江被评为自治区治穷致富先进个人。

在山南,唐水江一干就是十年。他从技术员到办公室主任,再到党支部书记,常常一人要干几份工作。他说,只要心怀责任感,没有不会干和干不好的事。气象台党支部两次被山南地委直属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他本人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勇担重任,赴任那曲

1986年10月,唐水江调西藏自治区气象局任办公室副主任,分管行政工作。区局信息工作是薄弱环节,唐水江就从这抓起,经过一番努力,信息工作一路上升,很快跃为全国前几名,受到中国气象局的表扬。为宣传弘扬老西藏精神,他首次以西藏气象人为题材,主持创作拍摄了电视剧《离太阳最近的人》,在央视播出。他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

1992年7月的一天,区局领导找唐水江谈话,那曲地区气象台班子需要充实领导力量,局里决定派他去担任台党委书记兼副台长。唐水江听了,心头不禁咯噔一下:那曲更为边远,海拔4500多米,空气含氧量只有50%多一点,自然环境更为恶劣。但他想到自己是一名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是天职,他毅然同意前往。

那曲气象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气象台,氧气稀薄得几乎让人窒息;条件更为艰苦,烧饭用牛粪,点灯用蜡烛,有时室内都结冰。唐水江先从调查研究入手,乘坐一辆旧吉普,带着一班人顶风冒雪,翻山越岭,深入下面6个基层站现场办公。通过近一个月的调查走访,就地解决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并拿出了整治改革工作方案。他与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提出了“治理整顿,扶正祛邪”八字方针。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扫除懒散松垮等不良风气,建章立制,奖优罚劣,规范管理。有一次,柴油发电机房突发故障,机器烧红,眼看就要爆炸,边上就是制氢房,后果不堪设想。他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办公室领导和机工奋不顾身冲进机房,排除故障,化险为夷。唐水江主动上报为他们记功嘉奖。他还利用闲置伙房开办文化娱乐室,挖潜增收,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提高职工福利。人心暖、局面稳,短短三个月,台里面貌大改变,工作效率直线上升,业务质量从最后一名跃为全区前三名,4年中有3年获得那曲地区突出贡献奖。

在那曲4年,他被评为优秀廉政领导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他说,虽然个人多吃了些苦,但看到台里有了变化,值得!

史志广电,屡创佳绩

1998年,唐水江被调至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工作,先后担任自治区党史研究室(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副巡视员。面对全新工作,唐水江边学习边摸索。专业人员少,他多方寻求,逐渐将研究人员增至十多人。同时建立健全基层编史班子,全面启动地方志编纂工作,拿出了《西藏地方志编纂大纲》文稿,相继完成十多个党史研究课题。他与中央和外省单位合作,先后出版了《全国支援西藏》《纪念西藏民主改革三十周年》《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周恩来与西藏》等书籍。配合自治区成立周年庆祝活动,唐水江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合作拍摄历史文献片《新西藏》,在央视播出。

党叫干啥就干啥,哪里需要去哪里。2002年7月,组织又调他去自治区广电局,先后担任副局长兼电视台党委书记,局巡视员。当时电视台栏目、节目少,每天播出10个小时,不能满足农牧民的需求。他与台班子达成共识,开发创新了一批新栏目,同时购置一些节目,迅速实行全天候播出。

西藏90%以上是藏民,只有将节目翻译成藏语,才能提高收视率。限于设备和经费,以往台译制节目每年不满100小时,因此总是重复播放“炒冷饭”,中央台重要新闻也只能到第二天才能播出。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唐水江发动员工群策群力,增加设备投入和人员培训,提高译制效率。很快译制节目从100小时增加至200小时、300小时,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译制量达到1000小时。2004年,央视《新闻联播》实现当天译制当天用藏语播出。经过全台干部职工的努力,圆满完成每年春节、藏历年的晚会演播和重大节庆、重大活动的创作承办和宣传报道任务。随后,汉语藏语节目相继在卫视24小时播出,并在有关国家和地区落地播出,极大丰富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扩大了西藏电视的影响力。2011年唐水江改任为巡视员(正厅级),直至退休。

唐水江援藏37年,跑遍西藏60多个县市,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到两鬓斑白的老汉,如同一棵苍松深深扎根于雪域高原,挺拔而伟岸。同一批赴藏者没过几年几乎都陆续“内调”了,可他始终坚守在雪域高原。他说,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这是我的人生价值所在!

2024-07-21 海门援藏干部唐水江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9258.html 1 3 扎根雪域高原37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