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阅读

海门大地上的“土记者”

——读《新闻里的人生》有感

□林炳堂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海门大地上活跃着一支“土记者”队伍,美其名曰“新闻干事”。几十年来,他们身背“玉米籽袋”,起早带晚,奔走于村边田头、工厂企业,进农家、访农户,采写出一篇篇“接地气”“沾露珠”的新闻。当他们的稿子从广播或报刊传播出来时,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

如今,这批新闻干事大多退休了。他们相聚一起,商量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新闻里的人生》。41位作者撰文45篇,约21万字,并配有100多幅照片,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省委宣传部原常务副部长周世康为该书作序,题为《青春从这里启航》。

这是一本老新闻人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个个新闻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与大家一样,担任乡镇新闻干事21年,个中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宛若眼前。

当我编辑和阅读这本书时,新闻干事们当年的工作生活情景如同电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一个个新闻背后的生动故事深深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当时条件艰苦,采访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每天两眼一睁,他们头戴小凉帽,脚踩“老坦克”,奔波于乡村小道,踏田头、访农家、进工厂,采集新闻信息。白天采访爬田埂,晚上写稿爬格子。夏天蚊子多,有人就将两只脚伸到坛子里,再用塑料袋罩住,一篇稿子写下来便是一身大汗,然后跳到河里洗个冷水澡。有的同志为了赶时效,几十里路骑自行车将稿件送到县广播站。有的同志甚至在亲人离世之时,强忍悲痛,也不忘将稿子写完寄出……

采访犹如大海捕鱼,谁潜得深、跑得远,谁就能捕到又大又好的“活鱼”。

为采访到更丰富的素材,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平凡中寻找不平凡的闪光点。有人不顾海上风急浪高,顶风破浪乘船来到嵊山捕鱼现场采访,很快,一篇《向大海索取捕鱼自由》登上了《新华日报》,接着报告文学《看穿大海的眼睛》入选《农村新状元》一书。有人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讯《拒腐防变》在《新华日报》连载两天。有人用笔触关注一位普通妇女,一篇《好继母、好媳妇、好婆婆》上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人在采访中勤于动脑,善于思考,一篇评论《第一把手不一把抓》登上了《新华日报》……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赤脚医生、电工、农妇、船老大等,通过他们的报道,有的评上劳模,有的评为先进,有的成为全县学习的楷模。

他们在弘扬正气的同时,也敢于聚焦难点、热点,揭露不正之风。有人针对青年人面对生活的困惑,发起“茅红芳怎么办”的大讨论,帮助青年人走出困惑,乐观面对生活。三阳保民村发生殴打民警的事件,新闻干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采写连续报道,维护了法律的尊严。面对侵占耕地日趋严重的现象,他们寻根溯源,果敢发出“大地的呼唤”。针对为农服务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写出《都姓一个农,服务却不同》的来信,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在危急关头,他们挺身而出。那年,台风、暴雨、大潮袭击江堤,新闻干事与大家坚守江堤三天三夜,赶写人物通讯《共产党员奋战在抗灾第一线》,在省台播出,激励了大家的斗志。1983年,11号强台风袭击海堤,15里长的海堤多处决口,沿海群众与驻海部队半夜投入抢修。新闻干事与他们一样,七天六夜奋战在抢险一线,及时写出《战风斗浪护海堤》《这里水急,我上》等稿件,大大鼓舞了士气。常乐镇一水泥船侧翻,数十名师生掉进水里,当地群众奋勇抢救,新闻干事连夜赶往采访,不慎摔了一跤,缝了四针,仍坚持写完稿子。

这支队伍大多只有初高中文化,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参加自学考试、电大、函授学习,努力为自己“充电”。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有的同志顶风冒雨骑自行车赶到南通去听课,回来时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人扛着自行车跑了四个多小时才到家。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39斤底稿”的积累,诞生了评论《“指挥失灵”与“一呼百应”》,获得省一等奖。坚持不懈跟踪采访,成就了随行散记《个簃老人故乡行》。抵得住金钱的诱惑,安心用笔将“叠石桥”推介到全国乃至世界。

新闻干事还有一大任务:办好乡镇自办节目。为了配合当地党委中心工作,他们开栏目、创特色、抓典型、求规范,力求把自办节目办成农民自己的节目。

平山乡创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节目,紧贴农村实际,展示时代特色,充满乡村气息,1991年在江苏省首届自办节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993年,南通市广电局来平山乡召开乡镇自办节目研讨会。以后又连连获奖,从而使平山乡自办节目在省市颇有名气。

如今,信息传播手段日新月异,新媒体不断涌现,融合发展成为必然,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没有变。我想,这些老新闻工作者的精神,也永不过时。

2024-08-29 ——读《新闻里的人生》有感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3200.html 1 3 海门大地上的“土记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