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生
宋淳化四年(993),蛇年,四月初八,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宁海乡胡家庄一户官宅内室里,婆子、使女进进出出,传盏送茶,换水递巾,忙个不停。门帘上挂了一块红布,告诉大家,内室里有女人在生产,男人不得擅入。
宅子的主人叫胡讷,是泰州宁海军节度推官。这个官位不高,正九品,掌管军事、财务、民政等事务。这个职务俸禄较少,以至于胡家到了“家贫无以自给”的境地,所以,胡讷不做官后就从泰州迁居到如皋城南胡家庄,后来又迁到如皋城里严家湾。
别看胡家现在家道中落,祖上从两汉起就是历朝望族,男丁封侯拜将,女子为妃为后,门阀族望兴盛了几百年。北宋名臣、大书法家蔡襄在《太常博士致仕胡君墓志》中有记载。
胡讷名字中有个“讷”字,似乎是个说话迟钝的人,其实,他满肚子学问,写得一手好文章。当朝宰相、文靖公吕夷简也很欣赏他,文靖公在受命监修国史时,曾经向宋仁宗推荐胡讷“备修国史”。
不管祖上曾经怎样辉煌,胡家毕竟一代不如一代,官做得越来越小,家境式微了,所以,当坐在客厅柞榛椅子上等候内室消息的胡讷,听闻夫人生了个男孩时,紧攒的眉头舒展开来,他“咕噜咕噜”连抽了三台水烟,深深憋了一口气,仰起头,闭着眼,从鼻孔和齿唇间朝屋梁喷出浓浓的烟雾,然后拿起毛笔,缓缓地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字:瑗。这是他给自己头胞胎儿子取的名。
瑗,一种孔大于璧的玉器。《荀子·聘人》说:问事以璧,召人以瑗。向有识之士征求意见用“璧”作凭证,召见下属用“瑗”作凭证。胡讷才高志远,一生不得志,仕途走不远,不免有生不逢时之慨。他把大展宏图的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期待有一天,得明君宠召入殿,报效朝廷,而在希冀与宠召之间,就差一块作为信物的“瑗”了。
正如胡讷所期待的那样,他这个儿子从小就展露出聪颖好学的奇才,7岁就能写一手好文章,13岁通读了五经,左邻右舍都拿他做奋进好学的楷模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每每如此,胡讷总轻捻胡须,欣慰地颔首说:“此子乃伟器,非常儿也!”
“非常儿”的胡瑗,在数度科考不中后,20岁时背着箱子,离开家乡,出外求学。这一游学不得了,如皋的历史上诞生了一位理学先驱、大教育家、大音乐家。
胡瑗游学的第一站是东岳泰山的栖真观,那里是潜心苦读的好地方。在栖真观,胡瑗遇到两位同样苦心求学的同道人,一位叫孙复,一位叫石介,三位成莫逆知己,后来都成为大学者,被人们尊称为“宋初三先生”,被后人供奉在泰山“三贤祠”。清道光九年(1829),三贤祠加奉宋焘、赵国麟,改称五贤祠。
今天的泰山有一景点叫“投书涧”,旁立建于明代的石碑,石碑上镌刻“胡安定公投书处”,携带孩子来的游客,都会指着石碑给孩子讲述胡瑗在这里刻苦读书的故事。胡瑗在此读书,整整十年没有回家,靠书信与家里保持联系。接到家书,开拆展阅,只要见到家书中有报“平安”的字眼,即随手将家书投入山涧。在他看来,时间太宝贵了,一切与读书无关的事,只能放到一边,不受其干扰。这种潜心学业的决绝态度,让后人为之动容,遂在山涧处立石以纪,与旁边的“三贤祠”和祠堂后“讲书台”“授经台”“千秋道案”等摩崖石刻,一同成为游人履迹常至的地方。
胡瑗的教师生涯,起步于泰山学成后回泰州办安定书院,但他成为万众景仰的一代名师,要得益于两个人,一个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个是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
人的一生,往往会有许多巧合,有些巧合是机遇,有些巧合则是灾难。景祐元年(1034),42岁的胡瑗到苏州讲学,赶巧,范仲淹赴任苏州知州,创办府学,听闻胡瑗正在苏州讲学,遂聘请胡瑗为府学首任教席,让次子范纯佑从学胡瑗。
在胡瑗的主持下,苏州府学文风大兴,英才云集,人才辈出,影响空前,开一代风气,“苏学为诸郡倡”,成为全国地方官学中的模范学校,诚如清同治版《苏州府志》所载:
天下郡县学莫盛于宋,然其始亦由于中吴,盖范文正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范仲淹还推荐胡瑗以布衣之身,进京参定钟管十三律,制作钟磬,修订国乐,仁宗破例提拔胡瑗为试校书郎官。仁宗朝未通过科考而进入仕途者,胡瑗算一个。
后来,湖州知州滕子京兴办州学,正好胡瑗到金华担任节度推官,滕子京对他说,这官你就别当了,到我这儿来当校长吧。胡瑗欣然领命,以“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形成影响深远的“湖学”教育体系。
北宋之前,少有官办学校。范仲淹上书宋仁宗,建议全国上下兴办官学。仁宗皇帝有个优点,他不像历史上许多皇帝那样专权弄权,而是善于用人,用人不疑人,听得进劝谕,他听从了范仲淹的建议,下诏各州县兴学,在京城开天章阁,建立太学,派人“下湖州取(胡瑗)先生之法,以为太学法”,史称“庆历兴学”。胡瑗56岁时,范仲淹召其进京,执教太学,做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当皇太子赵曙的老师。仁宗皇帝香火不旺,身后无子,也不是说他生不出儿子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生一个死一个,生了三个男孩,就死了三个儿子,不得已,将侄子赵曙过继过来当太子,仁宗驾崩后,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
胡瑗在京城十年,刻苦读书,勤奋教学,桃李满天下,学生中多有重臣、大儒、名士。胡瑗积劳成疾,晚年卧床不起,难以上朝,经仁宗皇帝恩准,以正七品太常博士官衔致仕东归,相当于享受正厅级待遇,赴杭州长子胡志康任所养病。66岁时,胡瑗病逝,宋仁宗赐谥“文昭”。次年,由长子胡志康扶灵,安定先生回到他曾经教学多年的湖州,安葬在乌程县南十四里的何山幽谷,三公子胡志正携胡瑗衣冠,在如皋胡讷墓左边建衣冠冢,世称“安定坟”。
宋代及宋代后,许多名贤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蔡襄、米芾、司马光、王安石、周敦颐、朱熹、文天祥等,或为之作像,或为之写墓志、墓表,称颂胡瑗为“苏湖领袖”“东南模范”“三吴木铎之鼻祖,百代帝师之功臣”。王安石《书赠胡翼之》更是极力推崇,把胡瑗与孔孟置于同等地位。诚如胡瑗墓前牌坊对联所云:
千秋仰斗山崇封载表,一代尊梁栋教法常新。
《南通传》连载 第九章 一步千年:雉皋自古多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