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阅 读

食物的隐语

□关立蓉

春天里,母亲在门口小花园里种下几棵苦瓜苗,又搭了藤架。今年夏天特别炎热,母亲浇水施肥,精心侍弄。她打电话告诉我,竟然结了十来个苦瓜。母亲说,她用苦瓜豆腐做了汤,绿白清爽。我说苦瓜豆腐汤,汤会苦吗?母亲说苦瓜的汤并不苦,苦瓜和别的菜煮在一起,不会让汤变苦,它不苦别人,只苦自己。挂了电话,想着母亲说的“不苦别人,只苦自己”,不由落泪。

《世说新语》里有篇《陈遗贮焦饭》,说的是南朝刘宋之初,小吏陈遗极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铛底焦饭(锅巴),陈遗便记在心里。“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来遇上孙恩入侵,即日出征,陈遗已聚敛数斗焦饭,来不及归家,遂携而从军。兵败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独陈遗以焦饭得活。时人认为这是对孝顺的人的报答。待到乱平,陈遗提着省下的焦饭归家,母亲双眼哭瞎。陈遗进门,跪地哭拜,竟使母亲复明……流传千年的故事,一囊焦饭,与亲情关联。

李白云游天下,在安徽武松山遇到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叹息“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诗人“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雕胡就是茭白,用白色盘子装饭,月光下晶莹剔透,有些寒素,生性豪迈又高傲的诗人“跪进雕胡饭”,对一个乡村老妈妈谦恭赤诚,“三谢不能餐”。朴素的“雕胡饭”,折射出大诗人的悲悯情怀,千年后读来,依然让人泪目。

在苏东坡笔下,早春景象和美食有关,“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古代风俗,立春日以萝卜、芹菜置盘中送人,表示贺春,叫作春盘。“雪沫乳花”的香茶和“蓼茸蒿笋”的春盘,皆为清香之物,一白一绿,自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热爱美食,他的诗词歌赋才有世俗生活的烟火气,并渗透到人生百态,此为境界。

写吃写得多且妙的,还有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他写吃往往一派平民味道:“稻蟹乘秋熟,豚蹄佐酒浑”“江南大好秋蔬菜,紫笋红姜煮鲫鱼”……他还有一副好对联:白菜青盐粯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对联里全是静物,粯子是粗麦粉。知县郑板桥洁身自守,自得其乐,这样的茶饭,一贫到底,但干净,吃着安心,其人自在素朴而品格自华。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孙悟空怒打假国丈,国王的答谢宴齁甜齁甜:看盘高果砌楼台,龙缠斗糖摆走兽。魁圆茧栗,鲜荔桃子。枣儿柿饼味甘甜,松子葡萄香腻酒。几般蜜食,数品蒸酥。油札糖浇,花团锦砌……神奇的是,全书除了他们,几乎没有几个人吃糖。在《西游记》的世界观里,甜食是一种具备宗教象征的高级食品,能够享用甜食的,除了唐僧师徒,只有佛!唐僧师徒爱吃甜,其实是作者刻意埋下的伏笔,细致的饮食描写,暗示结局:只有唐僧师徒能吃佛祖配享的食物,他们是“天选之子”,从故事一开始,就注定成佛,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食物里还有光阴的隐语。汪曾祺《鉴赏家》里的叶三,是个卖果子的,立春前后,卖青萝卜、香白杏、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蜜桃。再下来是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的樱桃。端午前后,卖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重阳近了,卖梨,有一种叫作“黄金坠子”的甜梨,香气扑鼻,最抚人心。菊花开过,卖金橘、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卖百合、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不少深居简出的街坊,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就知现在是什么节令了。

有日傍晚,心里有事,便有些烦躁。外出走走,行至小区门口,遇一卖瓜人,天气炎热,瓜摊生意不错,有人挑只大瓜,大瓜瓜更甜,但只想买半只。卖瓜人一声“好嘞”,刀切瓜时,一声“咔嚓”,瓜的清香袭来,看着红瓤黑籽儿的西瓜,暑热瞬间退去,整个世界陡然清新。想起白居易的诗:消愁如抚雪,破闷如割瓜。心里豁然开朗。

2024-10-2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8351.html 1 3 食物的隐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