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波
前不久,我市举办新型电力装备创新成果对接会,邀请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专家教授,重点企业负责人等1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电力装备创新发展之路,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落地应用,以设备更新赋能企业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当今竞争激烈、科技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转型成为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设备更新无疑是为这一转型过程强力赋能的关键因素。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基础硬件,传统老旧的设备往往效率低下、能耗颇高,且难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精细化的生产需求。以设备更新为突破口,企业能够在多方面收获显著成效。先进的生产设备凭借其更高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可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原本需要人工长时间操作、工序繁琐的流程,借助新设备能在更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这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企业能够产出更多产品,从而更好应对市场快速变化的订单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从产品质量角度来看,新设备有着更为精准的制造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把控机制。比如在一些精密机械制造企业,更新后的高精度加工设备能将产品的误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生产出的产品品质更优,瑕疵更少,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还能拓展高端市场,摆脱过去仅靠低价竞争的困境,实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助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同时,设备更新也是企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举措。许多新型设备在设计上更注重节能环保,相较于传统设备,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企业而言,更新设备就如同进行了一场绿色“换装”,在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环境保护贡献了力量,契合时代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然而,设备更新并非一帆风顺。其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资金压力,高端先进的设备往往价格不菲,对于一些中小微企业来说,一次性投入巨大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是个不小的挑战。此外,部分企业存在观念上的滞后,习惯了旧有生产模式,对新设备带来的改变缺乏足够认知,从而在更新设备上犹豫不决。要让设备更新切实赋能企业转型,一方面,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例如设立专项补贴资金、提供低息贷款等,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难题,降低设备更新的成本门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加强对前沿科技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学习了解,增强转型意识,积极主动地拥抱新设备、新技术,同时做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确保新设备能够被充分利用,发挥出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