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发现的人,始终对周围的世界保持好奇和敏感,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和灵感。
□李新勇
伟大的艺术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的意思是,美不仅存在于显著的地方,还潜藏在日常的细节之中;只要我们愿意用心去寻找和感受,就能发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充满了美丽。所谓创作素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看你是不是拥有一双随时都能发现的眼睛,是不是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的人,在创作上始终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他们始终对周围的世界保持好奇和敏感,他们能够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和灵感。
有人一说到体验生活,就建议别人整理行装,到某个地方去生活十年八年,再不济也得一年半载。如果是主题创作,深入作品所反映的现场去生活一段时间是很有必要的,采访相关当事人也是很有必要的。可如果仅仅是寻找并不确定的创作素材,笔者认为散个步都可以完成。某一天在走路上班。因为附近有两个车站,从我们单位出门朝东,第一个十字路口全天候处于高度繁忙状态。那天,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驾驶一辆摩托车由北向南行驶到路口,马路对面的绿灯已经开始闪烁。就在这时,后座上身材高挑的女青年把头伸到青年男子的脸右侧,青年男子把脸偏过去,与女青年开始热吻。此时,对面的指示灯早已从绿灯变成红灯。他们的摩托车迅速行驶到马路中央,对面的红灯从35秒变成32秒,依然不见这两人分开,惹得路口处的行人直尖叫,东西两头的车辆都驻足发呆,直到这两人的摩托车经过路口才敢发动前行。笔者恰好路过,全程目睹。一位在此从事个体经营的老板说:“再恩爱也别到马路上来秀呀,多危险呐!”可别以为特技是影视的专利,凡人偶尔特技一把,也惊心动魄。
这件事写下来就是故事,讲出来也是故事。可这故事却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现场也不仅我一个人亲见,但写下来的,只有我一人。这样的片段,说不定哪一天就被我放进一部小说里去。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常常在不经意之间获得创作素材,而这素材恰恰能支撑你把手头那部小说的命续下去。
有一年写一部中篇,写到中途卡在那里写不下去,正好周末有朋友请我出去聚聚。我平时不喜欢喝酒,本不打算去,转念又想,反正小说写不出来,不如干脆出去换换环境,说不定回来便脑洞大开呢。席间有个老乡讲了个故事,说他们单位最近出了一桩神奇的事情:一个女同事的吃奶娃娃有一天早晨突然不哭不闹,脸蛋红扑扑的,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可是不管怎么逗他,就是不睁开眼睛,也不哭不闹,仿佛患上了嗜睡症。第一天就这么过的,第二天一家人慌了,赶紧送去本市最好的医院,一通检查下来,所有指标正常,医生说抱回家再观察观察。一家人不吃不睡又观察了一个晚上,这小宝贝还是该吃就吃,不睁开眼睛,不哭不闹。第三天一家人扛不住了,一大早就把孩子送到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科。缴费的时候,孩子的妈妈,也就是那位年轻的女同事手不空,把孩子递给前来帮忙的小护士。小护士看了一眼小宝贝红扑扑的脸蛋说:“别的宝宝一身奶香,这宝宝一身酒香!”一句话点醒了女同事,她三天前的晚上参加接待活动时喝了半斤白酒,回家奶了孩子,然后孩子就出现这症状。当天检查的结果还是一切正常。她便给儿科医生讲她喝了酒。儿科医生说,从医几十年,还第一次遇到这情况,赶快把宝宝抱回家醒酒。
这正是我需要的故事,这故事恰巧让我把手头的小说续下去。我哪还有心思吃饭喝酒,举起酒杯跟大家打个招呼,回家继续写小说。
这种“蓄势待发”的状态,有时候获得所需就是这么偶然。
十多年前,还未到“不惑”,在经历一番人生风雨与坎坷之后,再入大学读书,个中滋味真如小班学生初入幼儿园,看什么什么新鲜、见什么什么好玩。漫步在大学校园,我最爱去的地方当数张贴栏,原因在于,从那些启事当中,能发现散文、小说、诗歌才具有的含蓄之美,大到各种通告通知、讲座消息,小到寻人寻物、择偶觅友,只要能够、舍得拿到张贴栏来一展风骚。
其他按下不表,单说这启事的文采就值得好好品咂。“师傅,女208室的灯管已坏,请来更换。”像这样平白寡淡犹如引车卖浆者之呼告,实在有辱“状元郎”的斯文,电工师傅四年不上门来也算活该,就比不上把宿舍里两根灯管坏其一称作“灯管失恋”、双双都坏称作“集体阵亡”来得风趣幽默,而且还在轻松中告诫师傅不能马虎。如果是女生宿舍的灯管“失恋”,撞上师傅是个男性,师傅不表现出癞蛤蟆吃天鹅肉般的革命干劲才怪;再说“集体阵亡”无论对男女生宿舍都是让人心生恐怖的,电工师傅即使偶染风寒,也得赶快舍身救驾。
当然,学校大了,一两个师傅整天忙着换灯,总是忙不过来的,并且为了一根灯管一块一毛二的回扣,师傅对学生胆敢私自更换的灯管坚决不认账不报销,坚决要垄断经营,所以有的启事贴出来四五天还不见师傅的人影,于是就会有这样的启事:“尊敬的、我们天天盼望的、爱你没法商量的(红笔)仇人(黑墨水,出奇地大):男418室灯管于12月28日集体丧失功能,恳请您在日理万机于吃喝拉撒的百忙中,携灯管两支光临寒舍播撒光明,本舍随时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元月9日。”好一副咬牙切齿、义愤填膺而又水面无波、声色不动的风雅姿态。
这里还有“不慎系列”。比如“本人不慎在112教室佚失《南行记》一本,请拾得者与女生院825室×××联系”,此等启事,纵使有身为女生的优势,甚或事主×××还有闭月羞花之貌,也难让吃到葡萄或吃不到葡萄都要说酸的男同学生出怜悯之心,何况捡到书的还可能是非男生。同样是寻书,就有那么一则写得漂亮的:“本人不慎在206教室佚失《理工大风流往事》和《往事并不如烟》,皆系图书馆藏书,现还期将至,苦于囊中羞涩,无力偿付高额罚款,恳请拾得者高抬贵手,火速与男生楼412室×××联系,未脱手的罚款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乖乖,像这样的启事远比一场免费舞会通知更能吸引观众,既然“图书馆藏书”丢了,谁都知道要交纳高达书价十倍的罚款,即使出手阔绰,书丢了不能还图书馆,也是事关事主在图书馆的诚信大事,值得同情,往往很快如愿。
“本人不慎”开头的启事多了,连招领启事也“本人不慎”起来,比如:“今天早上,本人不慎在足球场上拾得钥匙一串,上有N把钥匙,估计能打开N道房门,敬请失者大驾光临女生楼520室认领,包您满意,钦此。”
在高校读启事,其乐陶陶;在高校读启事,看到的虽然是文字,文字背后却有许多值得想象和推敲的内容。对于想象力丰富的人,说不定一则启事,就是一个故事的导火索。
敏锐的观察力、内在的创作动力、不断磨炼的技巧以及面对挑战时的坚韧不拔,这些品质共同构成了创作过程中“蓄势待发”的状态,使创作者能够在适当的时机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