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AI绘画) CFP供图
表扬和批评是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从政为官者必须掌握和运用好的最基本的领导艺术。
□凌云
表扬和批评是管理工作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从政为官者必须掌握和运用好的最基本的领导艺术。正确地运用表扬和批评,可以有效地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绩效。
恰到好处的表扬,是激励人充分发挥潜能的重要手段。由于自尊心和荣誉感,任何人都企望得到领导的表扬。部下有了成绩,领导及时加以肯定和赞扬,可促其再接再厉不断进步。表扬不难,但用好不易,因为它是一种技术活儿,要用好它,领导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个人或集体的优点、长处和成绩作简单的肯定与赞扬,而是要善于挖掘表扬的潜力以努力提升表扬的效果。在具体做法上要注意:
一是表扬要恰如其分。言善要称德,论功须责实。开诚布公地告诉部下,让他知道你对他工作的如实评价。好话说过了头,就变成了假话。假话决不会给人以真正的鼓舞。
二是对部下的表扬要及时,尽量减少年终总结式的表扬。
三是表扬不能采取平均主义做法。如某厂科技人员搞出了一项科技成果,领导用“撒胡椒面”做法发放这笔奖金,全厂平均每人分得一杯羹。这不仅失去了奖励的意义,而且使“正强化”朝“负强化”转化,严重挫伤了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
四是对刚刚起飞的雏鹰,表扬更应留有余地。高尔基认为,“过分夸奖一个人,结果会把一个人毁了”。“热汤浇身”,效果会适得其反。
总之,一个善用表扬的领导者,一定会做到寄希望、授经验、寓道理、融鞭策于表扬之中,通过表扬使部下看到自己的成绩,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进一步产生兴趣,激起一种更为强烈的上进心。
对部下的批评也是一种领导方法,是一种警醒性的引导。部下有了缺点错误,领导及时指出并加以批评,促其醒悟,以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甚至出现更大偏差而影响全局。当然,批评并不像表扬那样令人畅快,也不是人人都能“闻过则喜”,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者在对部下进行批评时,一定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俗话说“良药要有好引子”,部下有缺点错误,我们进行批评,就像医生治病一样。药很苦,病人吃不下去,或吃下去又吐了出来,这就起不了治病的作用。因此批评一定得讲究方式方法。
一、开展批评要因“病”制宜。关于如何批评人更有效果,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为此专门请教哥哥,曾国藩说:“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意思是说表扬一个人要在公共场合,而对待别人的缺点和过失则应在私下纠正规劝。这样可以避免过分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减少尴尬和冲突,更容易让对方接受批评并反思自己的过错。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有时批评的重点在于找出防止以后再犯的办法,批评的场所应界定在引起警示的范围内,如相关的岗位人员间,而不是强调“私”下。总而言之,批评要根据错误的性质与危害,采取相宜的策略与方式,切不可简单处之。
二、开展批评要动之以情。我们批评的对象是有感情的人,对有感情的人做工作,不怀有感情,是不可设想的。情贵在真,心贵在诚。实施批评时,既要对症下药,又要把握火候,特别要耐心倾听对方的申辩,选择在双方都冷静时进行等。感情上接近了,沟通了,交融了,你批评他,讲的道理他就能听得进、想得通,也不会计较说得是否过重,或是方法没太讲究。
三、开展批评要晓之以理。部下发生问题,有的领导去做工作,不是火急急“训一通”,就是软绵绵“哄一遍”,而很少讲道理,认为大道理不讲他也知道。其实不然,人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领导一般受教育多些,不能以自己的认识强加给部下,你知道的,部下不一定清楚。剖析部下发生问题,大都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你不帮此人认识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错,怎样避免犯错等这样一些大道理,仅仅“训一通”“哄一遍”,究竟有多大帮助呢?!只有讲清道理,部下才能提高认识、心悦诚服,你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