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阅 读

在那荒凉的荡田里

——读口述史《通海垦牧四十年》

□田耀东

张謇创建通海垦牧公司已过去一百二十多年了,阅读邱云章口述、姚谦记录的《通海垦牧四十年》,当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如电影一样清晰。

文章尽是公司日常琐事:有张謇对公司的管理,包括水利工程、土地经营、棉花栽培管理等; 有职员和佃农生活的细节;也有文化和医疗措施,垦牧公司对海难事件的救助等,再现了荒凉荡田里的民情民风。

张謇教导职员:佃农是公司的手脚,对他们要尊重。他在公司穿竹布衣裳,经理、职员穿竹布是礼服。

副总理江知源凡事亲力亲为,各分堤经理、职员皆能文能武。管工程的下大雨往外面跑,其他职员只有雨雪天才能在办事处稍事休息。

职员不准去佃农家参加婚丧喜庆,出外议租时连芦穄也不准吃一根,以避嫌疑。江知源侄儿采购草纸多写了几捆,同事立即说,买这么多草纸,大家又没得痢疾。大股东李伯韫的四弟农忙季节早晨睡懒觉,老先生叶玉昆一把将他被子掀了,后来他只能离开公司。

公司不仅对干部家属严格,对工人也一样。各分堤晚上有工人值夜、更夫打锣;夜间抽查宿舍时,发现在外赌钱的会批评教育。来分堤学习的学生从管理食堂、种菜园开始,锻炼一阵后再学习工程水利、垦务、牛务、草务、测量等,无事时还要练字。学议租先在公田里练习,各人试议的都有记录,秋后与拾到的棉花相衡量,正确的才下派去议租。

公司发工资有严格规定。张謇月薪一百元(时北大教授月薪四百),江知源六十元,分堤经理廿八元,其他职员二十元。公司雇用的长工二元(吃住免费),更夫二至三元。学生初年无工资,第二年月薪一元,第三年二元,逐年由分堤经理报江知源批准升级。垦民平时挑泥补岸,做一天得半元,大汛抢堤可得一元半。老圩女人拾棉花,快手每天可得半元。邱云章在金沙的四口之家,每月用去九元,中午饭有河虾、毛豆子、豆腐干。根据当时的生活水准,佃农也“粗布衣裳菜饭饱”。

佃农大都是老圩里穷苦人,来垦牧公司种一至二窕田,砌一间草屋。佃农的主要副业是修岸,也跑小海捕鱼挖蛤蜊,运气好时可得一元。佃农妻子在自田里耕作,或在家中纺纱织布,有空即去做零工。

职员中有贩地贩棉花的,有在工程上捞钱的,老职员能分得“红田”近千亩。邱云章姐夫李伯韫出售红田盈利,在大丰购田八千亩。江知源在公司有“导耕仓”,在海复镇有五楼五底带小花园的独家小院,并用十万元在故乡徽州婺源建“萧江宗祠”。由于公司管理严格,所以舞弊较少。

对佃农则比较宽容,挑泥的农夫移动“样墩”多报土方,发现后先扣全款,再暗中补贴到实数,不至于让民工无米下锅。佃户偷盗筑堤的洋松板,仅是教育而已。不管是挑泥还是做零工,都有定额,多劳多得,按劳取酬,公司长工参与其中监督质量。但是,挑泥民工将泥抖落使担子轻松些,验收时仍要捡起来。邱云章所在的六堤佃农倪少冲,因力大在挑泥中称为“衔泥虎”,与人合租二十亩田,白天挑泥做零工,晚上将河中富含磷质的淤泥挖到田里改善土质,田禾长得特别好,最后累死。邱云章去他家议租,给予孤儿寡母少议照顾,直至公司解散。

对于公司的文化生活,邱云章说,总公司订有《申报》《时报》,职员自订《小说月报》《东方杂志》,总账房里有尺牍书、辞典供学生用。公司自印《垦牧十年之历史》《张謇垦牧手牒》,职员可随时借阅。总会计师林华石喜欢读书,海复镇有七间住房,其中一间堆满书籍。林华石离开海复时,托张象离将《四库全书》赠与通州师范。藏书十万册的公司大股东王己劲所藏《四库全书》消失在战火中。公司田多人少,从未演过戏,里下河地区的杂技团到公司来,因无观众就再也不来了。

公司无医疗设备,职员生病自理。有些职员自修医书,为同事免费医病。老虎尾巴镇的名中医王观涛诊费高,出诊坐轿子,佃农生重病,只能听天由命。

邱云章购德国造双筒猎枪一支,天刚发白就到芦荡里打猎:野兔、野鸡、獐子,跑起来极快。獐子全是瘦肉,好吃极了!

雁群从北方飞来,白色的鸿雁,黑色的芦雁,十几斤、七八斤重,雁吃素,吃芦根。野鸭白天到海边吃小鱼小虾,黄昏回草荡的河边捕鱼。

老圩里有放鹰者捉野鸭子,鹰从高空俯冲下来,叼住野鸭的脖子,一次能收获三四只。邱云章用木笔籽拌食给野鸭吃,几天就获野鸭一百多只,得鸭绒二斤给母亲缝背心,鸭肉给长工煮食。

芦荡里有俗称浪荡鹅的黑水鸡,五堤东圩里有觅食的丹顶鹤,灵鸡在四边无人的地里吃麦青和黄花,青障(音)重五六斤,翅膀下的绒毛能止血,人的手破了,此毛一抹即血止。鸳鸯成群飞来,邱云章打伤一只雄的关鸟笼里喂养,一连三天给其水食不进,后雌鸳鸯在笼外叫,雄鸳鸯在笼中咯咯地应,因不得出牢笼,雄鸳鸯绝食而死。邱云章从此不再打鸟。

日本海轮高昌九号遇风暴搁浅在五堤海滩上,除船长自杀身亡外,十几名船员全由五堤办事处救助脱险。

辛酉年七月十六日,上海油船在六堤外滩被风暴击沉,十几名船员由六堤公司招待,给予签发受难证明,船员每人发二元路费让其回家。沉在沙滩上的船只被渔民和农民拆解,海难者尸体埋在堤脚下。

邱云章,南通人,1911年18岁时由垦牧公司第一批学生、姐夫李伯韫介绍进入公司谋生计,成为管理伙食和“公田”田园的学生,后升任总公司水利部主任,1947年公司解体时离开,一生跌宕起伏。96岁口述《通海垦牧四十年》,为后人留下一份生动的垦牧画卷。

2025-02-22 ——读口述史《通海垦牧四十年》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9936.html 1 3 在那荒凉的荡田里 /enpproperty-->